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辽沈战役,林彪称赞“塔山村的那个营放得好”,那个营是谁放的?

发布日期:2025-07-28 04:18 点击次数:150

1948年10月,东北大地硝烟弥漫,林彪的指挥部里,一份电报让所有人屏住呼吸——华北敌军突然增兵葫芦岛。原本计划“一桌菜”的锦州战役,硬生生挤进“两桌客人”。林彪眉头紧锁,手中的铅笔在地图上划出深深痕迹。这场仗还能打吗?若退回长春,前功尽弃;若强攻锦州,塔山防线能否顶住十万火急的援兵?历史的分岔路口,一个村庄的名字被反复圈画:塔山。

“塔山必须守住!丢了塔山,锦州就是敌人的饺子馅!”林彪的拳头砸向沙盘。但参谋们的争议炸开了锅:塔山无险可守,连座像样的山都没有,靠什么挡国军的飞机大炮?有人主张死守白台山高地,至少能居高临下;也有人嘀咕:“不如收缩防线,保存实力。”罗荣桓沉默良久,突然拍案:“守村子!塔山村才是咽喉!”会议室瞬间安静——这位素来温和的政委,为何一反常态?

塔山村的地形图被铺开:一条公路穿村而过,东边是海,西边是矮丘,村前横着20米宽的饮马河。4纵副司令胡奇才蹲在河滩上抓了把沙土,眉头紧皱:“这地方连个掩体都没有,怎么守?”但当他爬上村后小高地,突然笑了——若敌人绕过村子直扑锦州,再高的山头也是摆设。消息传到前线,士兵们正用门板、炕席加固工事。炊事班长老王边垒灶台边嘟囔:“咱这锅台比战壕还结实!”

10月8日,程子华带着兵团命令抵达塔山。战地会议上,吴克华坚持主防白台山:“制高点不能丢!”程子华却指着沙盘上的塔山村:“这里才是七寸。”争论未休,毛主席的电报到了:“指挥所太近,立即后撤!”林彪却把电报一折,转头对刘亚楼说:“给4纵发报:我要的不是‘守住',是‘钉死'!”当夜,塔山村民被紧急转移,连看门狗都被抱走——寂静的村庄下,暗流涌动。

10月10日,国军“东进兵团”炮火覆盖塔山。4纵34团1营长鲍仁川趴在铁轨下,眼睁睁看着炊事班被气浪掀翻。突然,通讯兵嘶吼:“程司令命令!全营压进村子!”士兵们愣住:放弃高地?但军令如山。当夜,国军侦察兵摸到村口,竟发现战壕挖在民宅院里——机枪架在炕头,手榴弹堆在磨盘下。天亮时,敌师长骂娘:“共军把村子修成了铁刺猬!”

“塔山守住了!”捷报传到牤牛屯,林彪却盯着地图上葫芦岛的增兵标记。罗荣桓轻声提醒:“主席第三次催我们转移指挥部……”话音未落,侦察兵冲进来:“沈阳廖耀湘兵团动了!”此刻,塔山虽顶住第一波,但弹药消耗过半。更棘手的是,程子华与4纵将领因伤亡过大产生分歧——有人提议放弃铁路桥,程子华摔了茶杯:“放桥?那不如把锦州城门直接打开!”

看看这些“聪明人”的算盘:林彪非要抵近指挥彰显胆色,结果被主席连骂三遍;程子华抢着调整布防,战报里功劳全归了4纵;胡奇才说守村子是他先提的,可当年战例汇编半个字没提他。倒是塔山村那些拆了房梁给部队当掩体的老乡,谁记得他们姓甚名谁?历史啊,有时候像东北的乱炖——菜是同一锅,捞到碗里的全是肉,汤渣都沉了底。

有人说“塔山阻击战是运气好,国军怕死不敢冲”,可当年1营战士用身体堵缺口时,怎么没人提“运气”?现在键盘侠敲着“林彪犹豫就该撤”,要是真撤回长春,今天东北地图得重画吧?您觉得:打仗到底是靠“神机妙算”,还是靠“不要命”?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