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 日,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的一场财富论坛上,79 岁的吉姆・罗杰斯再次语出惊人:“我已经清空了所有美国股票,目前只持有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股票。” 这位与索罗斯共创量子基金的传奇投资人,用近乎 “裸奔” 的姿态完成了一场跨国资产迁徙。在道琼斯指数徘徊于 43000 点高位、A 股沪指站稳 3600 点的关键时点,这一动作犹如投入金融市场的深水炸弹,引发全球资本的集体侧目。
一、做空美国的底层逻辑
罗杰斯的清仓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美国经济结构性风险的深度研判。从 2009 年开启的美股长牛,本质上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催生的资本泡沫。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标普 500 指数市盈率达 28.5 倍,远超历史均值的 16.5 倍,科技巨头苹果、微软等公司的市销率(PS)普遍超过 10 倍,估值泡沫化程度堪比 1999 年互联网泡沫时期。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债务问题的恶化。截至 2025 年 6 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突破 42 万亿美元,相当于 GDP 的 135%。罗杰斯尖锐指出:“当美元失去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时,美国将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2025 年二季度,美国财政部拍卖的 30 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突破 5.5%,创 2007 年以来新高,显示市场对美国债务可持续性的信心正在动摇。
在具体操作层面,罗杰斯采取了 “现金 + 贵金属” 的防御组合。其持仓中的黄金和白银,不仅是对冲通胀的工具,更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 “诺亚方舟”。他特别强调白银的配置价值:“当前白银价格仅为黄金的 1/80,而历史均值为 1/60,这种背离终将修复。”
二、重仓中国的战略考量
与美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A 股的估值洼地效应。截至 2025 年 7 月,上证综指市盈率仅 15.6 倍,较标普 500 折价 45%。券商测算显示,若 A 股估值修复至美股水平,对应指数涨幅可达 83%。这种估值差异背后,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中国证监会 2025 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公募基金持有 A 股流通市值每年增长 10%,保险资金新增保费的 30% 用于投资 A 股。这种 “国家队 + 机构化 + 国际化” 的资金结构转型,正在重塑 A 股生态。以半导体行业为例,2025 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增持 385 亿元,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龙头股获外资加仓超 70%。
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吸引外资的核心要素。宁德时代 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33%,比亚迪营收增速达 36%,这些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在改写行业格局。罗杰斯特别看好旅游业:“中国 14 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刚刚释放,旅游酒店板块的成长性堪比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日本。”
注册制改革、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质量。2025 年上半年,A 股上市公司分红 2.4 万亿元、回购 1476 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这种 “重回报、轻炒作” 的市场文化,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长期资金。
三、外资入华的结构性特征
当前外资流入呈现明显的行业分化特征。从北向资金持仓数据看,2025 年二季度加仓前五大行业为半导体(+385 亿)、股份制银行(+213 亿)、乘用车(+177 亿),而传统消费板块如白酒、家电则遭减持超 200 亿元。这种调仓反映出外资从 “核心资产” 向 “硬核科技” 的战略转移。
在个股选择上,外资呈现 “抓龙头、弃杂毛” 的特征。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等行业龙头的外资持股比例稳定在 8%-10%,而中小市值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普遍低于 1%。这种集中化配置策略,既降低了流动性风险,又能充分享受龙头企业的溢价效应。
四、风险与挑战的再审视
尽管罗杰斯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但 A 股并非没有风险。2025 年 7 月 31 日的市场大跌,暴露出三大隐忧:一是经济数据疲软,7 月制造业 PMI 连续 4 个月低于荣枯线;二是政策预期落空,市场期待的强刺激措施未能出台;三是外部风险升级,美联储利率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资金波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 A 股市场的制度性缺陷。2025 年以来,中船应急、广济药业等公司因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暴露出部分企业治理结构的漏洞。这种 “劣币驱逐良币” 的现象,可能延缓外资流入的步伐。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罗杰斯的投资选择,本质上是对 “均值回归” 理论的实践。当美股估值偏离历史中枢过远时,理性投资者会选择规避风险;而当 A 股处于估值洼地时,逆向布局往往能获得超额收益。这种投资哲学,对普通投资者具有重要启示:
市场短期波动往往由情绪驱动,但长期趋势由基本面决定。投资者应避免被 “牛市论” 或 “崩盘论” 左右,坚持独立判断。
在资产配置上,应兼顾成长性与防御性。科技股的高弹性与贵金属的稳定性形成互补,能有效降低组合波动率。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正在重塑投资逻辑,注册制下的价值投资、退市新规下的风险出清,都要求投资者与时俱进。
历史终将证明,真正的投资大师都是 “逆势而动” 的智者。罗杰斯的清仓与重仓,不仅是个人投资策略的调整,更是对全球资本流动趋势的精准预判。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逆向思维或许正是穿越周期的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