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000社保自己只掏400?9月起企业签弃保协议全作废!这事儿到底谁赚了?
楼下早餐铺的王姐最近翻工资条,盯着"个人社保"那栏392块直念叨:"上个月还跟我老公算呢,咱俩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一万出头,咋社保扣得比我闺女学费还少?"直到看了最新政策才明白——原来企业才是社保缴费的"主力选手",打工人反而是"轻量级选手"。
人社部去年公布的统计里,全国企业社保缴费平均占比达62.3%,换句话说,职工交的钱不到四成。拿月薪4000的普通上班族来说,个人每月养老保险大概交400块(按8%的比例),而企业得掏近1400块(按20%的基础比例),这还没算医疗、失业等其他险种。打个比方,社保就像两人抬一筐水果,打工人只拎了小半边,剩下的大头全由企业扛着。
更让打工人安心的是,9月1日起,任何"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都成了废纸。前两年有些小公司耍小聪明,跟员工签"降薪换不缴社保"的霸王条款,现在政策直接划红线:签了也白签,企业必须依法缴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上个月杭州就有家贸易公司,因为12名员工投诉"被弃保",最后不仅补了23万社保费,还被罚了5万块。
不过话说回来,政策也不是"一边倒"。对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来说,这两年生意本就难做,社保缴费比例高,确实像往背上又压了块石头。做小吃摊的老李就叹气:"我雇俩帮工,每人每月社保要交1200多,一年就是近3万,够进半车食材了。"可换个角度想,社保本来就是"风险共担"的机制——今天企业替你扛着缴费,明天你要是不小心摔了腿、生了病,养老金、医保金可全指着这笔钱兜底。要是企业都不缴,打工人的保障不就成了"空架子"?
现在网上总有人争论"该不该降低企业社保负担",可我觉得这事儿得辩证看。社保不是"企业的恩赐",而是劳动者的法定权益。就像买房子得交物业费,看似花了钱,真遇上水管爆了、电梯坏了,才知道这钱交得值。企业觉得压力大,可以想法子提升效益、优化管理,但不能拿员工的未来当"减压阀"。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社保该企业担大头还是个人多掏钱?小老板的难处和打工人的保障,真能两全是非?对此你怎么看?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