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蜜雪冰城员工脚踢水龙头视频引争议,公司回应已记录反馈

发布日期:2025-07-20 19:25 点击次数:62

外卖圈最近杀疯了,各家平台比着撒钱,奶茶店的叫号声快把天花板掀了。

蜜雪冰城的员工们左手摇杯右手封盖,摇到肱二头肌都快练出来,老板数钱数到点钞机发烫——

这本该是奶茶界的励志故事,直到一条短视频把所有人的奶茶喷了出来。

脚踢水龙头

让全网开始yue了

抖音上突然窜出个视频,标题带着点炫耀的嘚瑟:“以前在小雪干的缺德事,现在看笑死了”。

点进去的人没笑几秒,估计都得把嘴里的柠檬水喷屏幕上。

画面里的红底白字LOGO明晃晃写着 “蜜雪冰城”,一个穿工服的小伙抬起脚,精准命中直饮水桶的水龙头,那姿势像在踢自家卫生间的阀门。

图源:抖音

桶下面的量桶还晃悠着液体,旁边有人举着手机拍,全程没人喊停。

这一脚下去,网友直接炸了锅。

正在嗦冰鲜柠檬水的瞬间觉得嘴里发苦,刚下单“0元购” 的赶紧点了退款。

评论区里全是灵魂拷问:“合着我喝的是足底 spa 特调?”“拍视频的人还笑,这是门店传统艺能?”

当事人大概是刷到了自己上热搜的消息,手忙脚乱删视频、清空账号,最后补了篇小作文求饶:

“去年拍的!打烊倒的废水!店里卫生超严格!我年轻不懂事!”

图源:抖音

这波操作像极了闯祸后把责任全揽的熊孩子,就是不知道消费者买不买账。

更绝的是蜜雪冰城的公关回应,堪称“废话文学” 典范:“已记录反馈相关部门”。

翻译过来大概是“我们知道了,但暂时不想解决”。

这种冷处理,反倒让网友更火大—— 毕竟谁也不想下次喝奶茶时,脑子里自动循环播放 “洗脚水” 名场面。

不过,这件事由于时间久远且涉事员工也已离职,蜜雪冰城处理起来的确有点棘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脚”,不少网友依然开启了熟悉的“护短”模式。

认为前员工的个人行为与雪王无瓜,这波说不定是被人做局了。

最终是 “塌了又没塌”,雪王这边其实毫发未损。

雪王的塌房史

比奶茶配方还上头

其实这不是蜜雪冰城第一次在卫生问题上“整活”,扒一扒它的黑历史,能凑出一本《奶茶店迷惑行为大赏》。

去年北京有家门店更绝,员工直接把脚伸进洗水果的池子。监控里明晃晃摆着柠檬片和食材容器,那场景让网友怀疑自己喝的不是柠檬水,是“足部护理特饮”。

图源:澎湃新闻

店家解释说“员工烫伤了紧急冲脚”,但监管部门可没惯着,直接勒令停业消毒,顺便约谈总部喝了杯 “苦茶”。

更魔幻的是产品自带“脚味梗”。

去年推出的“糯香柠檬茶”,被网友形容成 “体育生白袜泡水味”“刚脱的运动鞋煮出来的茶”,甚至有人较真去问客服:“你们是不是在茶里加了脚气提取物?”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这波反向营销,估计连品牌方自己都没想到。

今年的瓜更劲爆。香港沙田那家店被查出冰品大肠菌群超标 70%,相当于在冰里泡了个细菌温泉。

图源:香港01精选

要知道香港对食安的狠劲出了名,这波操作直接让蜜雪冰城在港口碑跌穿地心。

最讽刺的是今年 3 月,湖北一家门店被曝用隔夜水果做饮品,网友居然集体 “反向洗白”:

“4 块钱的柠檬水真给放柠檬,还要啥自行车?”

这种宽容像把双刃剑,消费者越佛系,品牌越容易在底线边缘反复横跳。

低价这碗饭,

好吃但难消化

蜜雪冰城总被骂,却总能靠“低价” 回血,这背后藏着个残酷的商业逻辑:

在10元奶茶遍地走的时代,它把价格钉死在 “4 元柠檬水”“6 元奶茶” 的段位,等于给消费者灌了碗 “便宜 = 能忍” 的迷魂汤。

但低价这玩意儿,是铠甲也是枷锁。

为了把成本压到极致,蜜雪冰城的操作堪称“抠门界天花板”:原料 60% 靠植脂末和果葡糖浆撑场面,跟现在年轻人追的 “零糖零卡” 背道而驰;

门店多是加盟模式,加盟商为了赚差价,难免在卫生上打折扣—— 毕竟一杯赚几毛,哪有钱雇人天天消毒?

它不是没想过往上走,只是每次都摔得挺惨。

2018 年搞高端子品牌M+,一杯卖20元,结果消费者瞅着那LOGO直乐:“蜜雪卖这价?怕不是装了金粉?”

后来跑去做雪糕、卖瓶装水,要么悄无声息,要么草草退场。

图源:@雪王爱喝水

去年在北京偷偷涨了1块钱,全网都在喊 “雪王背叛了我们”,吓得赶紧把价格打回原形。

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想涨价怕丢客,不涨价就得在成本上妥协,卫生问题自然跟着来。

现在外卖商战里它靠低价冲销量,可等风头过了,消费者回过味来——

4块钱买杯安心,和6块钱买杯放心,到底哪个更值?

当“便宜” 不再是免死金牌

其实网友的宽容度正在悄悄变化。以前喝蜜雪冰城,大家默认“这价别要求太多”;

现在看到脚踢水龙头的视频,评论区也出现了 “再便宜也不能喂泔水啊”的声音。

这种转变,才是最该让雪王警惕的。

消费降级不是“降底线” 的通行证。

农夫山泉卖2块钱,没人质疑水质;瑞幸9.9元咖啡,也没见谁拿卫生说事儿。

关键不在于价格高低,而在于能不能把“便宜” 和 “干净” 拧成一股绳。

其实蜜雪冰城手里的牌不算少,就看怎么打了。

先说供应链这张牌,它其实已经悄悄摸出牌桌了。

自建牧场、搭冷链网络、圈地搞原料基地,每年11.5万吨柠檬的采购量,都快把云南的柠檬园种成 “柠檬海” 了,雪王咖啡种植地、雪王牧场更是搞得有模有样。

图源:蜜雪冰城

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可不是为了拍宣传片,实打实能攥紧品质的主动权,还能把成本控制得更灵活。

再说说品牌升级,不能只靠“雪王” IP撑场面。

雪王靠魔性主题曲和动画火出圈是事实,但品牌形象得往“健康化” 跑道上拐个弯了。

图源:蜜雪冰城

与其盯着“高端化” 的天花板,不如先把 “干净看得见” 写进 DNA 里。

比如学瑞幸搭建标准的数字化管理,比如洗手时间间隔,搓满多少秒,铲冰流程对不对,冰铲放置位置都有规定。

或者像老乡鸡那样把厨房监控怼到店门口,让消费者看着操作间里的人洗手消毒,比说一百句“我们很干净” 都管用。

加盟模式这块也得下点猛药。

现在的加盟管理像放风筝,线放太长就容易失控。不如给加盟商的卫生考核加点真金白银的奖惩,让“脚踢水龙头”这种操作从根上断了念想。

其实消费者也不是不通情理。

要是蜜雪冰城敢大大方方说“为了更干净,柠檬水涨五毛”,再把消毒流程拍成 vlog 给大家看,估计多数人会买账。

雪王手里的牌不算差,就看能不能放下“低价 = 万能解药” 的执念。

毕竟,没人愿意看到陪自己度过无数个穷日子的雪王,最后栽在“脏” 字上。

希望这次热搜能让它明白:摇得动奶茶,更得守得住底线。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