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锅气中的珠光背影
一位母亲用两万次日落颠锅
在铁板上翻炒人生
油锅滋响。人声沸腾。桥机路傍晚五点的热浪裹着豆芽和酱油香。
蓬蓬裙镶水钻。沾着油星的玫红高跟鞋。铁勺撞锅沿当当响。"来了!"唐应掀起锅盖的刹那——蒸汽漫过贴钻的假睫毛。身后队伍蜿蜒成蛇。
1分40秒/份。双手翻飞如扑火飞蛾。两柄铁锅在夫妻手里泼出金褐色弧线。
"快些炒!"顾客叩桌。
"手要废的……"老人摇头。
她只笑。汗珠顺鬓角金发滚进衣领。左手腕向下一沉!米粉腾空跃起。七年来。七万次肌肉记忆。铁锅是秤杆。称着房租水电2000元/月。摊位费3000元。称着儿女学费。称着湖北应城老屋里那双拽行李箱的手。
——妈别走。
孩子指尖的余温烫穿东莞二十四载漂泊。美甲刀换炒勺。毛织厂女工成网红摊主。28元天价争议浪般扑来时。胃痛比恶评更真实。直播间弹幕扎眼:"黑心!""演戏!"她关掉屏幕。把眼泪炒进火光冲天的辣油里。
夜九点。最后一盆五十斤米粉见底。脱下高跟鞋赤脚踩地。水泡磨成茧。化妆品被汗洗出道道沟壑。手机屏幕亮起。孝感老家发来女儿数学满分卷。忽然仰头灌整瓶矿泉水。喉结滚动如吞下所有酸楚。
"哪里贵?"突然对空问。铁锅"哐"地立定。
28元全家福炒粉堆成小山——牛肉腊肠煎蛋青红椒。油光锃亮。"八块的也有。"指甲油剥落的食指戳向价目表。胶纸边沿卷着油渍。
每天20分钟化妆已成仪式。镜前描眉时像战士披甲。百元连衣裙在油烟里依然折射虹光。颠锅10000+/夜。踢腿蜷趾防静脉曲张。骂声?早被灶火燎成青烟。
"回不去的。"煤气罐滚轮压过斑马线。影在霓虹下拉长。
武汉的夏黏住发丝。却比东莞少站三小时。橱窗带货收入几十元/天。83万粉丝是海市蜃楼。真金白银在锅铲下诞生。
油星溅上小儿子送的母亲节贺卡。
"买房。"铁勺刮净锅底最后结块。
锅气氤氲中——
有人看见网红。有人唏嗦妈妈。她只看见铁板尽头的光:
孝感的书包。应城的腊鱼。武汉某扇窗飘起炊烟。锅铲撞出清亮一声。
滋——
生活再颠簸。也得活得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