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8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塞尔瓦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中国的军事科技到2020年已经完全赶超美国,预计到2030年将完全超越美国。有人可能认为他是在夸大其词以争取更多军费吗?如果在90年代他这么说,确实可能会被认为是夸张的说法,但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军事科技进步可谓迅猛,美国目前所拥有的武器,中国几乎都有,而且中国还拥有大量美国没有的东风导弹,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然而,美国海军依然保持着数量上的优势,尤其是在航母舰队方面,美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一:美国海军目前的数量优势
受限于国力的衰退,美国2023年的国防预算计划将在三年内退役33架F-22战斗机、124架F-16C/D战斗机、234架F-15C/D战斗机以及63架A-10C攻击机,同时只会采购84架F-15EX战斗机和220架F-35A战斗机。此外,美国海军也计划退役24艘军舰(这能算是骗军费吗?)。即便如此,美军的很多装备依然相当陈旧,平均服役年限超过30年。在美军削减军备的同时,中国的军队却没有出现经费不足的问题,军备的全方位发展让中国逐渐获得了质量上的优势。无论是歼-20隐形战斗机,还是055驱逐舰,都比美国的F-35隐形战斗机和伯克级驱逐舰更具先进性。美国没有做到全面同步发展,反而因为预算问题,连一些武器的改进计划都推迟了,今天,美国的陆军和空军在对比中国陆军和空军时,已显得处于劣势。
中国生产的航空母舰和大型水面舰艇在建造速度和规模上,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目前,中国有两大造船厂同时建造十几艘驱逐舰,而美国海军却在财政上难以支持更多同级别的导弹驱逐舰的建造。美国海军目前的新舰船主要是用来替代即将退役的旧船。今天,中国海军无论在吨位上还是舰龄上,已稳居世界第二,按照这一发展速度,超过美国海军似乎已经不远了。2018年5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情报主管詹姆斯·法内尔在国会听证会上指出,到2030年,中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将是美国的两倍,而且质量也不逊色。特别是055型驱逐舰,其技术、吨位和火力都超过了美国的伯克级驱逐舰。
此外,中国军队在弹道导弹、陆基高超音速武器、远程战斗机等方面,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地区,也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海军推行远洋进攻战略,四大洋分布着66艘伯克级驱逐舰,而在西太平洋,美军最多只能部署16艘。相比之下,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导弹驱逐舰数量接近40艘,数量上占有巨大的优势。美国海军常年保持10艘航母战斗群,按照通常的三分之一比例,海上服役的航母战斗群大约有2到4个。尽管在整个南海和东海,面对中国海军岸基飞机的打击,美军航母的飞机并不占据数量上的优势,还面临着反舰弹道导弹和远程反舰导弹的威胁,但在远海地区,美国海军仍然保持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当前美国海军的10艘航母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
二:美国总共需要多少艘航母?
美军今年仍在评估是否需要保留多少艘航母,初步结论是为了应对中国崛起,美国需要保留11艘航母。美国海军所需航母数量将由作战需求和可用资源决定。里根总统为了实现全球霸权,启动了600艘舰艇的海军计划,1987年时达到了568艘舰艇,距离目标仅差一步。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国防预算降至里根时代的20%到25%,短短几年内,美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就缩减了四分之一,到1993年仅剩下不到450艘,其中15艘航母减少至14艘。克林顿上台后,国防部长阿斯平在1993年发布了影响冷战后美国军力的《通盘审查IBUR》报告,将美军的规模定为10个现役陆军师、13个现役战斗机联队与7个预备役战斗机联队,以及11个航母战斗群和345艘军舰。
此后,美国海军迅速缩编,福莱斯特号、“萨拉托加”号、“突击者”号、“美国”号和“独立”号航母在短短5年内相继退役,而里根时期采购的2艘尼米兹级航母分别在1995年和1998年入役。到克林顿时代结束时,美国海军的航母数量减少到12艘。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只批准采购了一艘“里根”号航母。2006财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第126条明确规定航母数量为12艘,而2007年国防授权法案将航母数量削减至11艘,2010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则退役了“企业”号航母,导致美国海军仅剩10艘航母。
美国海军的航母部署采用“三个中心”模式,这一模式源自冷战时代的地中海、阿拉伯海和西太平洋。若仅有10艘航母,两个地区同时出现不稳定局势时,各需部署2艘航母,另一个区域就会出现“空白”缺口。由于航母的部署需要长时间航行,若一艘航母替代另一个航母的部署任务,那么这艘航母还需准备返回母港进行维护。因此,为了在两个中心区域保持持续部署,美国海军需要8艘航母。考虑到任何时候都有一艘航母需要进行中期大修,则需要9艘航母。实际上,每艘航母在部署周期之间还需进行几个月的例行维护。
2013年,美国海军航母项目主管托马斯·莫尔少将认为美国海军需要15艘航母,以便在北大西洋、中东和西太平洋等三个重要区域进行部署。俄乌冲突爆发时,也需要重新将航母部署到地中海。10艘航母无法覆盖中央司令部所需的部署任务,因此会出现2-3个月的空缺,造成部署空白。11艘航母虽然能覆盖两个中心,但另一个中心只能部署1艘航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穆伦在国会发言时表示需要更多航母,但大规模的开销将消耗掉巨额资金,超出经济承受能力。
三:美国航母经济承受能力
核动力航母是目前全球最强大且最昂贵的武器之一,其采购与运营需要巨额资金支出。例如,1995年服役的“斯坦尼斯”号航母造价为45亿美元,2009年服役的“布什”号航母造价增加至62亿美元,而2016年服役的“布什”号航母的成本更是高达130亿美元。每艘航母搭载60至80架舰载机,其采购费用大约在50至60亿美元之间。一架F/A-18舰载机的采购成本为5000万美元,而它的燃油、备件及维护费用每年达到6000万美元,飞行员的训练费用则为200万美元。航母打击群投入作战后,每个中队每月需飞行约650小时,其整体成本约为150至180亿美元。考虑到航母的50年服役期内需更换两代舰载机,总体支出大约为300至360亿美元。
一个完整航母打击群的日常开销可高达650万美元。例如,尼米兹号航母的全寿命成本包括23.8亿美元的中期大修费用、148.8亿美元的使用保障费用,其中人员开支占了全寿命成本的23.4%,基地维护费用占25.9%,而报废处理费则占4%。到2009年时,每艘航母的年维持成本已经达到21.7亿美元,而海军11艘航母的总维持成本达到220亿美元,占海军1492亿美元预算的14.92%,占海军活动和维持费用的28%。除维持航母的运行外,美国海军还需支付舰船建造/改造费用、其他采购费用、军事建筑和住房费用、军职人员经费、国防海运基金、环境保护费用、科研经费等。
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始终能够承担强大军队的维护费用。2004年,美国的军费支出占全球总军费的47%,占美国GDP的4.3%。然而,随着美国产业的空心化,国家的未来被过度透支。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通过虚拟经济推动了经济增长和股市繁荣,然而这也导致了巨大的金融泡沫。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美联储未能有效应对,政府收入下降,财政赤字急剧增加。小布什总统期间,战争开支急剧上升,政府总开支达到了35980亿美元,导致2012年美国公债达到了16.4万亿美元。为应对这一局面,2011年,美国国会两党达成协议,决定在未来十年内削减6000亿美元的军费。
海军经费的紧张加上舰艇采购费用的不断上升,迫使美国海军在财政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做出艰难决策。目前,美国海军每年仅有的造舰经费只能建造一艘福特级航母。2013年,美国海军发布了《2014-2018年航海规划》,提出要在亚太和中东各部署一个航母打击群,这意味着航母数量将减少到6艘。现有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分别于1975年、1977年、1982年、1986年、1989年、1992年、1995年、1998年、2003年和2009年服役,其中较早的几艘已经接近50年的服役年限。原计划福特号航母于2015年服役,肯尼迪号航母于2019年服役,以替代旧航母,但这些计划均未能按期实现,且成本不断上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麦凯恩在2015年提议停止建造“福特”级航母,甚至考虑减少航母数量或改建为小型航母。
在此背景下,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主持的“可持续防务特别小组”发布了《债务、赤字与防务:未来之路》报告,提出未来应将美国海军舰队从313艘减少至230艘,包括9艘航母、8个舰载航空联队、7艘弹道导弹潜艇、4艘巡航导弹潜艇、37艘攻击型潜艇、85艘驱逐舰、25艘濒海战斗舰、27艘两栖舰艇和36艘支援舰船。为了减少中期维修支出和每年25亿美元的维持费用,部分航母,如“斯坦尼斯”号、“艾森豪威尔”号、“里根”号和“罗斯福”号等,曾计划提前退役。
如果美国财政状况不改善,预计十年后,美国海军将只能维持6艘航母。如果只有6艘航母,美军只能在某一地区部署一艘航母,并且在30天内可部署的航母最多为3至4艘,这将导致只能形成一个三航母战斗群或两个双航母战斗群。如果西太平洋或阿拉伯海的危机交替发生,美军航母将不得不来回奔波5000海里,导致另一地区的空窗期。航母的部署周期包括6个月部署、6个月训练以及6到10个月的维修期。为了应对航母数量减少的问题,美国海军通过“优化版舰队反应计划”延长部署周期至24至36个月,尽管航母数量减少,任务却未减少,导致航母部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如国防部副部长鲍勃·沃克所说,航母部队面临过劳状态。
四:中国海军航母的数量需求
随着美国海军规模的不断缩水,中国海军的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反介入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海军已经逐渐向全球海军转型,朝着远海进攻的战略思想发展。庞大的水面舰队不再满足于仅在西太平洋活动,而是要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各个地区捍卫中国的经济利益。为了能够在岸基飞机作战半径之外开展行动,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航母战斗群,以与美军的航母力量对峙。如果美军能够出动三航母战斗群或双航母战斗群,其中一个在东南沿海活动,另一个在150千米后方掩护,同时还掩护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和20多架轰炸机发射600多枚巡航导弹,压制并摧毁百余个目标,将给中国东南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遏制美军的进攻,中国必须将战场推向第一岛链以外。
目前,中国已拥有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达到1500千米,从发现目标到命中需要12至1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必须保持对美军航母的跟踪3分钟才能发动攻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天波雷达、卫星、电子侦察以及潜艇侦察等手段探测美军航母打击群的大致航向,并派遣侦察机、无人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搜索航母打击群的准确位置。如果推测美国航母打击群位于台湾岛东南方向,就需要派遣两个战斗机群,分两路突破第一岛链,驱逐美军的预警机和巡逻战斗机,迫使美军无法掌握台湾东南方向的空情。要压制美军的双航母战斗群,至少需要10个战斗机团。
我军的预警机可以越过第一岛链,引导侦察机前往美军航母打击群所在的海域进行搜索。一旦美军航母意识到大规模的空中进攻,便会派遣战斗机进行拦截,同时后撤躲避。由于飞机的航程有限,美军每次行动都需要调集大量兵力,因此不可能持续进行侦察行动,侦察次数也将受到限制。虽然美军的航母打击群可以长期存在,但如果侦察行动持续数天,可能会使美军精疲力竭。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中国只能通过增加卫星、核潜艇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来弥补。然而,远海的防御和打击仍然依赖航母战斗群。
当中国航母战斗群向菲律宾、关岛、从日本到印度尼西亚的西太平洋区域推进,并将防御圈外推至1000千米时,关岛至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的海域将成为双方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关键区域。此时,美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将受到限制,中美航母战斗群除了预警机和巡逻战斗机外,其他舰艇将不敢随意开启雷达,只能依靠电子侦察和光学侦察进行搜索。由于双方都难以被对方发现,因此必须更加谨慎地行动。即使美军航母战斗群人数较多,也难以压制中国的航母战斗群。美军将失去在选定时间和地点发动进攻的主动权,补给部队和空中加油作业区无法在此区域自由活动,关岛也将不得不提防中国的突袭。
随着美军失去战役主动权,转向防御,它的兵力不足和军事基地的防卫漏洞将暴露出来。此时,中美两军的战役主动权将发生转变,战争的走向将对中国有利。
五:中国海军航母的数量
当中国军队具备了在西太平洋部署两个航母打击群并维持1000千米范围内的密集巡逻能力后,就必须解决南海南部至印度洋的护航问题。在这一海域,尽管美军可能没有航母,但仍有潜艇、舰船、反潜巡逻机以及盟国的海军力量。而这些海域距离中国本土较远,且没有岸基支援系统,因此中国需要多个航母战斗群在从马六甲海峡到非洲东部的航道上,对潜在对手进行威慑。如今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一带一路”倡议已延伸至印度洋。自2008年起,中国海军便开始派遣远洋编队赴亚丁湾执行商船护航任务,但驱逐舰和护卫舰的作战效能远远不及航母,在面对美军挑衅时的战力也显得不足。
因此,中国的航母编队在印度洋的部署显得尤为必要,中国海军至少需要拥有三到四个航母战斗群,才能与美军相抗衡。美军曾预估,在“瓦良格”号之外,中国将在2011至2013年间建造一艘航母,并计划在10年内建造3-4艘江南级蒸汽弹射航母,且预计15年内会有1-2艘核动力航母开工建设。但美军没料到中国航母技术的发展如此迅速,003型航母便突破了电磁弹射技术。事实上,早在2006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军方就提出了航母建设的初步规划,尽管由于规划规模过大且许多技术尚未突破,该提案最初未获得批准。直到第二年,部分规划得以通过,这一规划的目标是建造5艘航母,其中2艘为中型航母,也就是辽宁号和山东号,另外3艘为重型航母。因此,十年后,中国将拥有5艘航母。
如此规模的航母力量足以在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与美军展开较量。考虑到中国的航母舰龄较新,而美国的航母普遍较为老旧,出勤率低,再加上电磁弹射系统的作战效率是蒸汽弹射的两倍,双方在航母战斗力上已趋于均衡。虽然辽宁号和山东号的载机数量不足美军航母的一半,但只要中国采用合理的战术,便可弥补这一差距。例如,山东号可以前往印度洋,对抗美军的两栖攻击舰,这些舰艇装备垂直起降飞机,可以攻击美军在迪戈加西亚岛和中东的基地。而辽宁号则在南海附近负责保护战略核潜艇,并在必要时控制马六甲海峡。福建号和004型常规动力航母将在西太平洋与美军航母进行游击战,005型核动力航母则能够穿越太平洋,对美军在夏威夷甚至美国本土造成威胁,迫使美军分散兵力进行防守。若美军不增加航母数量,便难以扭转被动局面。
六:结语
国家间的实力变化是历史的规律,美国海军曾取代英国海军成为海洋霸主,而中国海军同样有机会取代美国海军,成为海上霸主。当然,航母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毕竟航母是一种耗资巨大的装备,军费总是有限的,过多的航母会占用其他武器发展的预算。现代战争是一个体系战争,航母仅仅是这一体系的一部分,合理且足够使用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