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敢信吗?七个人吃顿饭花了140块,结果被老板拍成视频发网上,骂他们“一碗面续三次是不要脸”!这事儿最近在郑州闹得沸沸扬扬,可您猜怎么着?当事人马女士举着付款记录哭诉:“我们明明付了140,他为啥只提那一碗面?”这背后到底是商家被薅羊毛,还是顾客被泼脏水?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唠唠!
消费140元变“一碗面”?老板被指断章取义
8月14日,郑州某面馆里上演了一出“续面大战”。三个大人带四个孩子进店,七个人点了一碗13块的饸饹面,外加毛肚、凉菜、团购羊肉串,线上线下一共付了140.58元。可老板霍先生拍视频时却只说“他们只点一碗面还续了两次”,愣是把140元的消费说成“占便宜”。
马女士气得直掉眼泪:“我们三个大人四个孩子,点了一堆菜,咋就成‘一碗面喂七个人’了?”她掏出手机亮出付款记录——线上61元,线下79.58元,清清楚楚写着“实付140.58元”。可老板呢?在视频里闭口不提总消费,就揪着“一碗面续三次”不放,这不是故意误导人吗?
有网友算过账:七个人吃140块,人均20块都不到,在郑州这地界儿,吃碗带肉的面都得15块起步,这价格能叫“占便宜”?更别说人家还点了毛肚、羊肉串这些硬菜。可老板偏要断章取义,把140元消费说成“一碗面”,这不是欺负人老实吗?
老板回应引争议:花多少钱吃饭,跟“一碗面续面”无关?
面对质疑,霍先生倒是一脸理直气壮:“不管花多少钱,你拿一碗面续三次就是不对!我这是‘一人一碗面免费续’的规则,你七个人用一碗面续,就是钻空子!”可这话听着就让人犯嘀咕:规则里写了“仅限本人使用”吗?店门口贴了“禁止多人共享一碗面”吗?
记者翻遍霍先生发的视频,发现他店里确实挂着“免费续面”的牌子,但没任何说明限制。马女士也说:“我们进店时没人提醒规则,点单时服务员也没说不能共享。”您说这能怪顾客吗?就像去饭店吃饭,菜单上写着“米饭免费续”,结果您一桌人吃一碗饭,老板突然跳出来说“只能一个人续”,这不是耍无赖吗?
更让人气愤的是,霍先生被问到“为啥不提140元消费”时,居然甩出一句:“我是老板,我不收银,我哪知道他们花了多少钱?”这话可逗了,您作为老板,拍视频曝光顾客,结果连基本事实都搞不清楚,这不是瞎带节奏吗?
网友深扒:这家面馆竟是“惯犯”?拖欠工资、骗学费黑历史曝光
这事儿还没完,有河南网友爆料:“这家面馆老板可不是第一次作妖!”有自称前员工的网友说,霍先生去年被郑州媒体曝光过拖欠工资,三个月没给员工发钱;还有学员交了几千块学费学做面,结果老板收钱后玩消失,到现在都没退费。
更绝的是,有网友翻出霍先生之前的视频,发现他特别喜欢“卖惨”。去年冬天,他拍视频说“小本生意太难了,顾客都薅羊毛”,结果被扒出店里用的是劣质调料;今年春天,他又哭诉“同行恶意竞争”,结果被监管部门查出卫生不达标。这回续面事件,会不会又是他自导自演的苦情戏?
马女士知道这些后直摇头:“我们本来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删差评算了,结果他倒好,把视频发网上引导网暴,现在连孩子学校都知道了,孩子回来哭着说‘同学骂我们是占便宜的人’!”您说这老板,为了点流量连孩子都不放过,良心过得去吗?
规则与人情:小本生意的生存之道该怎么走?
这事儿闹到现在,已经不是一碗面的问题了。霍先生想靠“免费续面”吸引顾客,但又怕被薅羊毛;马女士想省钱让孩子吃饱,但没注意规则漏洞。可问题是,您制定规则就得说清楚,光挂个“免费续面”的牌子,又不写限制条件,这不是故意给人挖坑吗?
有餐饮行业人士分析:“现在竞争激烈,商家搞优惠很正常,但规则必须写明白。比如‘本活动仅限堂食,每桌限用一碗’或者‘续面需额外点单’,这样既能避免纠纷,也能保护自己。”可霍先生倒好,规则模糊不说,还断章取义曝光顾客,这不是把顾客往对立面推吗?
再说马女士,她确实点了不少菜,但七个人吃一碗面续两次,确实有点夸张。您要是真怕孩子吃不饱,多点一碗面也就十来块钱,何必为了省这点钱闹得全网皆知?不过话说回来,当妈的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可能她觉得“有免费续面”的规则,就想着能省则省,结果没想到被老板摆了一道。
后续影响:这场风波给餐饮业敲响了警钟
这事儿最后怎么解决的?马女士说已经报警,律师表示老板未经允许曝光顾客肖像,确实涉嫌侵权;市场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要查霍先生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而霍先生呢?删了之前的视频,新发了一条说“以后带孩子的顾客续面得单独买”,可评论区早被网友攻陷,全是“先解决拖欠工资再说”“骗学费的老板没资格谈规则”之类的留言。
这事儿给所有商家提了个醒:优惠活动不是儿戏,规则必须写清楚;曝光顾客更得小心,别为点流量把自己搭进去。而对咱们消费者来说,遇到模糊规则先问清楚,省得像马女士这样,花了钱还受一肚子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大参考》、极目新闻等权威媒体报道及网友爆料整理,事实信息已尽力核实。文中涉及网友爆料内容尚未经官方证实,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消费指引。#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