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伊朗屈辱求和失败,西方不打算留活路,全在特朗普的算计中

发布日期:2025-09-19 06:21 点击次数:191

伊朗低头认怂,换来的竟是西方一记耳光? 8月28日,英法德三国正式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联合国安理会背书的制裁大棒,30天后自动落下。 这不是谈判破裂,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请君入瓮”。 伊朗以为忍辱能求生,却不知自己每一步退让,都在特朗普的剧本里,成了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6月13日,以色列上百架战机呼啸而至,伊朗三大核设施地面建筑灰飞烟灭,军政高层损失惨重。 这不是一次警告,这是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摧毁。 随后12天,伊朗用导弹和无人机反击,打的是姿态,不是胜负。最终,美国B-2轰炸机投下十几枚巨型钻地弹,彻底终结了这场“隔空对战”。 停火协议签了,但伊朗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一场经济绞杀战。

面对满目疮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定下调子:“小不忍则乱大谋”。 外长阿拉格奇随即向西方媒体放风,愿意展现“灵活性”,甚至暗示可以冻结部分铀浓缩活动,只求制裁松动。 这不是外交辞令,这是一个地区强国在废墟上发出的求救信号。 他们放下了身段,放下了尊严,只求一线生机。 可西方世界,连一丝怜悯都吝于施舍。

7月,伊斯坦布尔。 英法德三国外长抛出“橄榄枝”:只要伊朗8月底前重启谈判,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全面核查,制裁或可延缓。 德黑兰的媒体一片欢腾,仿佛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 伊朗政府内部,务实派说服了强硬派,决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他们开始准备材料,开始调整措辞,开始幻想制裁解除后石油出口恢复的盛景。 这哪里是谈判,这分明是猎物一步步走进猎人早已布好的陷阱。

8月26日,日内瓦。 闭门会谈的气氛冰冷刺骨。 欧洲三国代表摊开条件清单:恢复与美国直接谈判、IAEA全面无条件进入所有敏感设施、将现有60%丰度的高浓缩铀库存置于国际监管之下。 每一项,都是要伊朗自断筋脉。 伊朗代表团沉默了,他们没有预案,没有替代方案,甚至连一份像样的书面建议都拿不出来。 此前阿拉格奇放言“欧洲无能为力”,此刻成了最响亮的自嘲。 欧洲官员当场离席,耐心耗尽。 所谓的“善意”,不过是为最后的致命一击铺路。

48小时后,8月28日,纽约联合国总部。 英法德三国常驻代表联名致函安理会,正式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这个源自2015年伊核协议的“核按钮”,被毫不犹豫地按下了。 根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30天倒计时开始,除非安理会通过新决议阻止,否则2015年前所有严厉制裁将自动全面恢复。 武器禁运、工业设备封锁、官员资产冻结,一套组合拳,招招致命。 欧洲在声明中强调,伊朗“不断扩大的核能力,已对国际安全构成明确且现实的威胁”。 这哪里是评估,这分明是判决书。

这一切,都在特朗普的算盘里打得噼啪作响。 他从未想过与伊朗达成真正的协议。从3月那封措辞强硬的亲笔信,到空袭前三天紧急输送的300枚“狱火”导弹,再到授意以色列发动致命空袭,最后到默许欧洲抛出诱饵再无情收回——每一步,都是“极限施压”剧本的完美演绎。 他要的不是谈判桌上的握手,他要的是伊朗经济的彻底崩溃,是中东棋盘上最大对手的永久性削弱。 伊朗的“屈辱求和”,在他眼中,不过是证明其策略成功的最佳勋章,是冲击下届大选乃至“诺贝尔和平奖”的绝佳素材。

伊朗的盟友呢? 叙利亚政权风雨飘摇,黎巴嫩真主党自顾不暇,也门胡塞武装的袭扰已成强弩之末。 曾经引以为傲的“抵抗之弧”,如今支离破碎。俄罗斯试图在安理会力挽狂澜,提出推迟制裁半年的草案,但欧洲三国已明确表态,要在10月俄罗斯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之前,走完所有程序,彻底堵死这条生路。 德黑兰街头,抗议者举着“不要窝囊的和平”的标语,革命卫队的强硬派怒斥政府“下跪”。 但骂声再响,也改变不了国库空虚、通胀飙升、青年失业率突破25%的残酷现实。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冰冷地显示,截至8月,伊朗的高浓缩铀库存已达1200公斤,丰度逼近武器级。 这不再是威慑,这更像一个绝望赌徒在牌桌上最后的筹码。 阿拉格奇再想拨通欧洲同行的电话,听筒里只有忙音。 西方用行动宣告:他们不打算给伊朗留任何活路。 从“地区强国”到“待宰羔羊”,伊朗的坠落,不是因为不够强硬,而是因为,在绝对的实力和精心的算计面前,任何没有底气的忍让,都只是加速灭亡的催化剂。

参考来源 · 10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