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俄军这波干得真够狠 俄国防部9月26号刚放的信儿,没瞎扯——9月20到26号这几天,北部那支部队在苏梅州直接往敌人阵

发布日期:2025-10-09 14:42 点击次数:149

俄军苏梅州闪电攻占尤纳科夫卡村,北部战线暗藏战略杀机

俄国防部9月26日通报的“北部”集团军控制苏梅州尤纳科夫卡村的消息,看似只是一次小规模领土易手,但背后却暴露了俄乌战场北线的致命变局。 这座看似普通的边境村庄,实则是乌军通往库尔斯克州的关键后勤枢纽,俄军此次纵深推进不仅切断了乌军补给动脉,更将战火直接烧向了乌克兰防御体系的“软肋”。

俄军战术升级:无人机与炮火协同碾压乌军防线

尤纳科夫卡村的攻占绝非偶然。 2025年3月起,俄军已对该村发动连续空袭,6月更夺取邻近的亚布洛诺夫卡村,逐步压缩乌军活动空间。 此次行动中,俄军呈现出三大战术特征:一是无人机与远程炮兵的立体打击组合,日均投射炮弹量突破4万发;二是电子战系统全面压制乌军指挥链,导致乌军机械化旅陷入各自为战;三是采用“营级战术群+地方志愿营”的混编模式,依托亲俄民兵的地形熟悉度实施渗透蚕食。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军在此方向投入了第40陆战旅、第83空降旅等王牌部队,在150公里宽的战线实施闪电突击。 这种“缓冲区战略”的本质,是将普京签署的《边境安全特别法令》转化为实际战术——通过控制边境定居点,消除乌军对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等俄领土的威胁,同时将基辅的防御重心强行北调。

乌军困境:库尔斯克冒险的恶果与兵力危机

乌军当前在苏梅州的被动局面,直接源于2024年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 当时乌军为牵制顿巴斯俄军,冒险开辟北部战线,却导致7.1万名精锐有生力量和大量装备损失。 撤回苏梅州后,乌军面临两难抉择:若固守苏梅,顿巴斯防线可能崩溃;若放弃苏梅,俄军距基辅仅剩260公里,较开战初期缩短三分之一路程。

兵力短缺更是乌军的致命伤。 2025年上半年,乌军逃兵和缺勤案件激增,擅离职守者可能高达40万人,平均每日576人逃离战场。 与此同时,俄军利用叛变投诚的乌军军官谢尔盖·斯托罗任科等人,对库皮扬斯克等战略要地实施针对性打击,进一步瓦解乌军士气。

战略影响:缓冲区如何改写战场规则

俄军在苏梅州的行动,标志着其从“攻城略地”转向“渐进式控制”。 俄方公开宣称2025年已控制4700平方公里土地和205个居民点,但目标并非占领苏梅市等中心城市,而是构建一条纵深防线。 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一方面避免陷入城市巷战消耗,另一方面利用边境平坦地势发挥火力优势。

乌军虽尝试反击——例如在多布罗皮利亚方向宣称收复168.8平方公里土地,但美国战争研究所根据可验证影像评估,实际控制面积仅约68.6平方公里。 这种战果差异凸显了乌军宣传与战场现实的割裂。

后勤绞杀战:能源设施与补给线成焦点

双方的后勤破坏行动日益激烈。 乌军持续袭击俄境内炼油厂和港口,如新罗西斯克、图阿普谢的石油转运设施遭无人艇破坏;俄军则对苏梅州交通节点实施饱和打击,75%的铁路编组站已处于其火力控制下。 更隐蔽的战线存在于地下:俄军曾尝试通过废弃燃气管道渗透库皮扬斯克,却遭乌军水淹战术反制,参与行动的士兵透露“军官命令未完成任务者自爆”。

这场围绕苏梅州的攻防,已超越单纯领土争夺,成为双方战略耐力的试金石。 俄军能否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突破,取决于其能否维持高强度消耗战;而乌军的存亡底线,则系于西方援助能否填补战场赤字。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