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印度砸70亿,97架“光辉”战机真的能“光辉”吗?

发布日期:2025-10-10 22:16 点击次数:132

想要财运亨通,好运常伴吗?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点赞关注,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阵风战机失利的阴影,让印度空军的骄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灰。如今,印度政府大手笔投入70亿美元,一口气采购97架国产“光辉”战机,这背后,不仅是对米格21时代说再见的决绝,更是一场对自身空中力量的豪赌。

曾经米格21的轰鸣声是印度天空的标志,但如今,它们的辉煌已逐渐褪色,即将成为历史的注脚。而印度国防部,正试图用“国产设计制造最先进型号”的光环,为这批“光辉”战机加冕,并承诺在2027年实现交付。

在这看似振奋人心的背后,隐藏着印度空军难以磨灭的伤痛。几年前,一场与巴基斯坦的空战中,号称先进的“阵风”战机竟然被巴基斯坦的歼10击落,这一记重击无疑让印度颜面扫地。高价引进的“阵风”未能扭转战局,这种屈辱,印度又怎能轻易咽下?尽管印度媒体将其誉为“重大里程碑”,大肆宣扬其在国防自主化上的“一步”迈进。

但自主二字在印度身上,似乎总是伴随着一丝尴尬。所谓的“国产”,究竟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回溯印度军备采购的漫长历史,从“万国牌”战机的现状来看,印度早已成为全球军火商的“提款机”。巨额资金流出,却始终未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光辉战机正是这种尴尬处境的最佳写照。这款被冠以第四代战机之名的战机,曾被印度军方承认缺乏超视距打击能力,其性能甚至被指不如上世纪50年代的米格21。尽管后期有所改进,但其整体表现依然差强人意。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架号称国产化率高达65%的“光辉”,其核心部件,从发动机、雷达到弹射座椅,乃至配套的导弹,都来自世界各地:美国的发动机、以色列的雷达、英国的弹射座椅,而导弹则依赖法俄的组合。这哪里是一架纯粹的国产战机,分明是一架精心拼凑的“国际拼盘”!

这种供应链的脆弱性更是“光辉”战机致命的软肋。一旦美国或欧洲国家收紧技术出口的“咽喉”,这批战机将面临何种命运,不言而喻。反观中国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其生产与维护的顺畅程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印度而言光辉”战机,或许更多地承载着一种政治象征意义,一种“印度制造”的民族情感寄托。这笔巨额订单,与其说是为了提升实战能力,不如说是为印度航空有限公司(HAL)及其庞大的配套厂商体系注入一针“续命剂”。

现实是残酷的面对中国歼10C先进的航电系统、歼16强大的火力,以及隐身的歼20,印度的“光辉”战机,在现代空战的舞台上,显得尤为苍白无力,如同一个拿着木棍的孩子。

莫迪政府此举无疑是一步充满风险的棋局。他成功地安抚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自主国防”的姿态。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将要驾驶着这些“拼装机”去应对日益严峻空中威胁的印度飞行员。

现代空战的较量比拼的并非是国旗的鲜艳程度,而是科技硬实力的较量。当2028年首批“光辉”战机交付时,邻国的五代机恐怕早已形成规模化的战斗力。到那时,这笔70亿的巨额投资,又将为印度空军带来怎样的“光辉”?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