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陆家嘴某证券营业部,老股民张先生盯着西藏旅游K线图上九根刺眼的涨停柱,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这只默默无闻的西藏旅游股,11天暴涨136%,账户浮盈六十万,他却嗅到了熟悉的危险气息。
下午三点,拉萨一家旅行社的门店电话响个不停。“林芝三日游还有位子吗?”“布达拉宫门票能不能预留?”店员扎西刚挂断一个咨询,屏幕又跳出新的预订订单。同一时刻,西藏旅游的股价在A股市场上划出第九根涨停线,7.68元的收盘价将公司市值推上28亿元高峰。
营业部里,散户老刘挤在人群前排,紧盯电子屏上西藏旅游的分时图。7月21日启动首板时他全仓杀入,如今账户浮盈已超百万。“雅鲁藏布大峡谷可是世界之最!”他向新来的股民比划着,“政策扶持西藏旅游,这波至少翻三倍!”周围响起一片附和声,交易机器前的队伍又延长了几米。
01 股价神话,旅游龙头的逆袭之路
西藏旅游的暴涨并非无迹可寻。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旅游上市公司,它手握雅鲁藏布大峡谷这张王牌——2020年挂牌的国家5A景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景区运营贡献了76.48%的营收,旅游服务和文创产品分别占比8.92%和8.06%。当暑期旅游旺季撞上“西藏旅游扶持政策”的传闻,这只年营收刚过2亿的公司瞬间成为资本宠儿。
7月25日早盘,西藏旅游的涨停封单突破百万手。龙虎榜显示,东方证券拉萨营业部席位赫然在列,单日净买入3800万元。而在千里之外的上海,私募经理李伟正指着西藏旅游的K线图对客户分析:“游资+政策预期+小流通盘,这就是今年最暴利的组合。”
散户大厅里,退休教师王阿姨懊悔地拍腿:“第六个板时我卖了,以为到头了...”话音未落,西藏旅游分时图又冲上涨停板,九连板的战绩追平了年初的AI龙头。
02 资本狂欢,题材炒作的危险游戏
西藏旅游的暴涨剧本似曾相识。就在四个月前,化工股中毅达上演过更疯狂的戏码:12天内6次涨停,累计涨幅139%。当时市场追捧的是“化工原料涨价”概念——双季戊四醇价格从3万元/吨飙升至6.3万元/吨。
3月27日,中毅达股价站上10.2元历史高点时,龙虎榜上游资席位净卖出超2亿元。散户持仓占比却从45%激增至72%,成为高位接盘主力。
“每次狂欢都有牺牲者。”深圳的基金经理王薇翻看着中毅达年报摇头——2024年公司亏损2136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7%,80%收入依赖传统磷化工。
更触目惊心的案例在7月出现。借壳上市的上纬新材顶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光环,14个交易日暴涨十倍。7月28日股价触及79.27元高点后,公司突然公告豁免高管股份减持限制,中小股东反对声被资本狂欢淹没。
03 价值迷雾,牛股背后的真假命题
8月1日,西藏旅游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不存在未披露重大信息”。而在拉萨总部,董秘办公室电话已被机构投资者打爆。“我们真不知道谁在炒作,”一位工作人员向调研者苦笑,“景区游客量确实在增长,但支撑不了百倍市盈率。”
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在A股屡见不鲜。当中毅达因异常交易被上交所纳入重点监控名单时,股价一个月内腰斩,高位跟风的散户损失惨重。
真正穿越周期的牛股另有标杆。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年内稳步上涨50%,创新药收入占比已达50%,2025年预计11个新药上市。百济神州更在Q1首次实现GAAP净利润转正,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
“题材炒作是烟花,业绩增长是长明灯。”北京某公募基金医药研究员对比着西藏旅游和恒瑞医药的财报感叹,“前者九连板时动态市盈率突破300倍,后者不到40倍。”
8月4日开盘,西藏旅游股价在剧烈震荡。卖一档突然出现十万手抛单,涨停神话戛然而止。散户老刘慌忙点击卖出,成交价却比预期低了3%。交易大厅响起一片叹息,有人瘫坐在塑料椅上,盯着账户缩水的数字发呆。
而在营业部门口的铜牛雕像旁,私募经理李伟正对客户展示手机上的创新药企业名单:“国家医保局刚发布16条支持措施,恒瑞这些真龙头还在山腰呢。”
午后,西藏旅游股价突然翻红。拉萨旅行社传来消息:雅鲁藏布大峡谷单日游客量创历史新高。资本与实体的博弈从未停止,只是当游资退潮时,真正留在沙滩上的永远是那些读懂财报的人。
当K线图遮蔽了现金流量表,涨停板的红光便成了最危险的信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