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东北抗联最憋屈一战:连胜三场后,过年功夫就被日军打残了

发布日期:2025-08-17 21:31 点击次数:60

东北抗联最憋屈一战:连胜三场后,过年功夫就被日军打残了

在白山黑水之间,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能把人的骨头都冻酥了。就在这么个地方,一个从彩云之南大理走出来的白族汉子,周保中,正准备给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好好上一课。

一九三五年底,东北的冬天冷得能要人命。日军搞所谓的“冬季大讨伐”,想把抗联的队伍像钉子一样从这片土地上拔掉。可他们算盘打错了,周保中和他手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还有杨靖宇的第二军,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两支队伍在镜泊湖一带会合,就像两股铁流拧在了一起。他们没跟鬼子硬碰硬,而是瞅准了敌人兵力薄弱的敦化、额穆地区,准备玩一手漂亮的。

好戏在十二月七号凌晨开场。周保中他们导演了一出“围点打援”的绝活。先派出一小股部队,猛攻官地据点,动静搞得老大,但就是围而不歼。

官地据点的伪军哪见过这场面,吓得赶紧给通沟岗子的日本守备队打电话求救。电话那头,日军那个叫小林的指挥官一听,急了眼,立马带着二百多号人,火急火燎地冲出来增援。

他做梦也想不到,周保中指挥的主力部队,九百多条枪,早就在大沙河边的柳树丛里趴好了,一个个冻得跟冰坨似的,就等着他这头肥羊送上门。

鬼子的援军刚一进伏击圈,漫山遍野就响起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这帮鬼子瞬间就懵了,想退回通沟岗子村里,结果更绝的在后头——村子已经被抗联另一支部队占了,回头路也断了。

这下可好,成了名副其实的瓮中之鳖。战斗从天蒙蒙亮打到上午九点多,除了溜掉的十几个幸运儿,小林那二百来号人,连人带装备,整整齐齐地“送”给了抗联。

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缴获的家伙事儿堆成山。抗联的战士们在官地开了三天群众大会,把缴获的粮食分给老百姓,士气那叫一个高涨。

鬼子丢了这么大的人,能善罢甘休?敦化县城的日军联队立马派出一个大队,七百多人,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可周保中压根就没想跟他们硬磕,带着队伍早就转移了。

一个月后,一九三六年一月,周保中又把目光瞄准了黑石屯。他故技重施,先派部队在沙河沿一带虚晃一枪,让鬼子以为抗联主力要往铁道线那边跑。

等鬼子把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周保中带着上千人的主力,顶着刺骨的寒风,连夜沿着牡丹江急行军,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了黑石屯的屁股后面。

第二天一早,战斗打响。守黑石屯的日军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困在街垒里负隅顽抗。抗联的战士们有的爬上房顶,居高临下地往下扔手榴弹,有的端着机枪封锁街口。

打了四个钟头,一百五十多个鬼子一个没跑,全交代在这了。伪军们一看日本人完蛋了,立马缴枪投降。这期间,官地的鬼子想来增援,结果被外围的阻击部队一顿胖揍,又缩了回去。

连下两城,队伍的胆气更壮了。他们马不停蹄,趁着额穆县城守备空虚,又是一个猛扑。守城的伪军大队长还想顽抗,结果被两面夹击,打了两个小时就扛不住了,带着几十个亲信狼狈南逃。

抗联的队伍里,其实成分挺复杂的。除了周保中这样的共产党人,还有不少是原来的山林好汉,甚至还有许多跨过鸭绿江来并肩作战的朝鲜爱国者。后来大名鼎鼎的金日成,当时就是抗联第一路军里的一名师长,跟周保中他们都是在同一片林海雪原里战斗的袍泽。

短短两个多月,周保中的部队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在日军的心脏地带搅了个天翻地覆。连战连捷,缴获无数,队伍也壮大了不少。胜利的喜悦,让所有人都有些飘飘然。

可谁能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们。老话说得好,骄兵必败,这话用鲜血写成,一点不假。

二月底,恰逢中国人的农历新年。打了几个月仗的第五军一师回到了宁安西南的莲花泡一带休整。这里不少战士的老家就在附近,回到家乡,见到亲人,那种放松和喜悦是难以言喻的。

部队的警惕性,就在这杀猪宰羊、载歌载舞的欢乐气氛中,一点点被磨掉了。尽管师部已经得到情报,说东京城的鬼子可能会有动作,但当时的指挥员却大手一挥:“来了就打,怕什么?”

他们太相信自己的战斗力,也太迷信莲花泡一带复杂的地形了。他们觉得,就算鬼子来了,光是那些连绵不断的大石滩,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结果,二月二十八号凌晨,东京城的七百多名日军精锐,加上一个营的伪军,趁着夜色摸了过来。拂晓时分,战斗突然打响,抗联的前哨阵地瞬间就被突破。

师长李荆璞这才如梦初醒,急忙调动部队反击。可仓促应战,哪里还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战士们虽然英勇,但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阵地被一块块地分割、蚕食。

更要命的是,激战中,日军开始发射一些奇怪的炮弹,阵地上顿时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烟雾。战士们吸入后,头晕目眩,浑身无力,神经像是麻痹了一样。这是日本人惯用的伎俩,他们常使用苯氯乙酮之类的催泪性毒气,先让对手失去战斗力,再发起冲锋。

戴着防毒面具的鬼子,就像一群恶魔,步步紧逼。战斗已经没法再打下去了,指挥部只能下令,分路突围。

大部队撤离后,负责掩护的二团四连连长姓马,他带着剩下的十九名战士,已经深陷重围,而且个个都中了毒气,头昏脑涨。马连长知道冲不出去了,他让战士们隐蔽起来,节省最后一颗子弹。

日军指挥官村田中佐以为战斗结束了,大摇大摆地出来收拾战场。就在他走到跟前时,马连长突然用手枪连发,当场将他击毙。剩下的战士们也同时开火,用生命中最后的光和热,又撂倒了一片鬼子。

最终,这二十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这一战,抗联阵亡了七十八人,负伤四十五人,装备也损失惨重。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是一次因为骄傲自满而付出的血的代价。战后,日军为了报复,甚至残忍地破坏了烈士们的遗体。

从辉煌的巅峰到惨痛的谷底,不过是一个春节的距离。这段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战争的残酷,也照出了人性的弱点。英雄们用一连串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却也用一场惨痛的失败,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脚下的路有多滑,身边的敌人有多狡猾。胜利固然可贵,但守住胜利果实的清醒,或许更加难得。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