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普京出发访华前,中俄两军联合行动彰显合作意图让美日韩警觉

发布日期:2025-08-31 11:56 点击次数:97

8月27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公布消息,中俄海军潜艇在亚太区域展开首次联合水下巡逻,低调进行的这次行动在普京到访中国之前公布,似乎暗示着某些特别的意图。

8月14到15日期间,日本长崎县对马岛附近大约90公里海域,一艘俄罗斯“基洛”升级型潜艇以罕见的浮出水面姿势航行,身旁还跟着一艘“守护”级护卫舰以及一艘“巴克拉扎”级救援拖船。

日本海上自卫队紧急出动“秋月”号护卫舰和P-1巡逻机进行监视和警戒,还拍下了被誉为“全球最安静潜艇之一”的那艘清楚影像。不过,另外一艘潜艇偷偷摸摸地搞完通过,连影像都没留下一点儿。

8月初,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练在日本海顺利结束。这次演习从8月1日到5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海空区域展开,主要目标是“共同保障战略通道的安全”和“联合应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威胁”。

中方派出了导弹驱逐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综合救援船西湖船,还有固定翼飞机、舰载直升机,以及海军陆战队员。俄方则调派“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响亮”号轻型护卫舰、“别洛乌索夫”号救生船和相应的航空力量。

演习结束后,中俄海军分成两路开展行动。一条路由绍兴舰、千岛湖舰和俄军的“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组成海上编队,从日本海穿过宗谷海峡,进入鄂霍次克海,最终抵达太平洋。另一条线路藏得更深,是由两艘潜艇组成的水下编队,还有配合行动的水面舰艇,动作更为隐秘。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在8月27日正式宣布,中俄两国的潜艇首次在亚太区域展开了水下合作巡航。“沃尔霍夫”号柴电潜艇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潜艇沿着既定路线,一起在日本海和东海进行了联合巡逻。

这次水下的联合巡航是在8月5日的演习结束后拉开帷幕的,进行了大概十天左右。到了8月20日前后,日本自卫队发现俄罗斯海军舰队里头,除了其他舰艇外,还有一艘潜艇,从南向北穿过对马海峡,进入了日本海。

中俄潜艇都顺利完成了各自的巡逻任务,然后各自返回基地驻扎。这也说明,两边的合作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水面舰艇联合反潜等方面了,而是开始涉及到水下力量的协同配合。

中俄海军穿越对马海峡时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俄军潜艇偏爱浮出水面行动,刻意展示动向,目的为了对美日韩三国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

俄军“沃尔霍夫”号潜艇跟一艘护卫舰和一艘救援船一道,穿越对马海峡,这种亮相实力的做法,也符合俄罗斯一贯的硬朗风范。

中国海军的潜艇都采用潜航状态,通过对马海峡,特别强调了潜艇行动的隐蔽性。实际上,早在7月底到8月初的时候,中国的636M型基洛级潜艇在穿越对马海峡的时候,日方的侦察机和舰船根本没有发现,也没有拍到任何照片。

这两国海军在作战思想和战略传统上的差异,可是在整体格局中实现了完美结合,不仅展现了彼此深厚的军事互信,也向外界传递出了一股强大的威慑力量。

从8月6号到20号,中俄两国海军在太平洋中部展开了第五次联合巡航行动。由俄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中方的绍兴舰防空驱逐舰,以及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编队,进行了长达6000海里的巡逻任务。

巡航过程中,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了一艘“高波”级驱逐舰,完全无视中俄两国的警告,试图硬闯进入编队。

中方的绍兴舰立刻快速大转弯,马上占据了有利的方位,对日本的军舰展开航线管控;而俄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则派出一架Ka-27舰载直升机,对日本的舰艇进行警告驱逐。

日舰被中俄两艘军舰一前一后贴身逼近,航线被严格限制;俄军舰载直升机从其头顶低空飞过,长时间在舰身两侧以及前后方低飞盘旋。到最后,这艘日本驱逐舰只好退出近距离跟踪和监视的范围,从中俄海上编队的视线里消失不见了。

这次事情充分体现出中俄海军远洋合作的实力有了很大进步,说明两国海军能借助数据链等技术实现秘密通信和紧密配合,合作水平比之前日美两国预料的还要更高一些。

这回中俄联合行动碰巧赶在普京计划访华的重要时间点上。普京会在8月31号到9月3号期间进行为期四天的中国之行,主要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还会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中俄的双边会谈。

这次访问代表着中俄在战略合作方面的更深层次合作和携手应对全球挑战的坚定决心。9月3日的纪念仪式意义重大,作为二战东方战场的主要参战国,中俄一同缅怀历史,也是对当前国际局势中单边主义威胁的一种回应。

最近,堪察加半岛遭遇了一场强烈的8.7级地震,震中距离俄军雷巴奇核潜艇基地只有130公里左右。这个基地可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战略核潜艇的主要驻地呢,地震一来,原本就因为老化问题而烦恼的俄海军压力一下子又大了不少。

这次中俄联合行动,不仅是为了在地震之后给俄海军提供一些战略上的支撑,也算是向美日展现两国“背靠背”合作的实力,同时通过实际演练来探索应对“印太战略”的联合反击办法。

水下联合巡逻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技术难关不少。潜艇在水下巡逻,和水面舰船不一样,两个潜艇在水里根本看不到彼此,又很难通过通讯设备更快更顺畅地沟通。

潜艇要靠声呐啥的设备才能搞明白友军潜艇在哪儿,合作一起巡航真不是件容易事。再说了,这还是第一次两军搞水下联合巡逻,潜艇兵们的配合和默契还得再磨合磨合。

让人留意的是,这次中俄都选了636型的柴电潜艇,俄罗斯没有拿出那声名显赫的核潜艇,中国也没用国产的潜艇。

因为潜艇属于各国军队中特别保密的兵种,它们潜在水下的声呐回波和各种性能特点,基本都不轻易让人知道。中俄这次都用上了那款两国海军都装备的潜艇,既避免了敏感信息外泄,又给日后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中俄一块儿搞事,已经让周边国家格外关注了。日本新出的一份《防卫白皮书》里头,第一次把中俄都摆在“最大威胁”的位置上。日本防卫厅的官员说呀,中俄海军在深海远洋里配合得越来越密切,联合演习的水平可能已经超出了他们之前的预料,比日美方面的想象还更强一些。

美国“印太司令部”已宣布扩建关岛基地,为应对地区的安全风险。这边,美国还公布了向台湾地区提供额外的3亿美元军售方案。与此同时,日本也加快了与菲律宾就《互惠准入协定》的谈判进程。

这次中俄联合行动,就是对这些动态的回应,显示出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战略上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具备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实力。

8月20日,中俄海军舰队在太平洋某海域举行了分航仪式,伴随着各舰同时吹响汽笛,双方官兵分区列队互相挥手致意,代表着这次联合巡航顺利收官。

中俄潜艇联合作业,悄然间改变了西太平洋的安全局势。露出水面的俄罗斯潜艇和潜入深海的中国潜艇,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传递出同样的意思: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正携手共同守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固。

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在军事方面,还逐步扩展到外交和经济层面,就像普京即将开启的访华行程所表现的那样,中俄正迈向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