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日本急了!决定大批引进印度劳工,网友吵翻天

发布日期:2025-09-10 16:22 点击次数:193

“国家说要请50000名印度IT大神搬家过来,结果直接把日本网民的锅给掀了。”

昨晚上我刷推刷到手酸,街上、地铁里全是一条语音条的声调——聪明哥讲最新段子:小池太郎在六本木喝完第四杯酒,突然一拍桌子,说国家干脆让外国人把户口全搬进来,那群司机师傅直接用喇叭回了一句:“好家伙,我饭碗先没了。”

这倒真怪不得大家。人家连续三天先被假新闻骗,说政府要拉非洲兄弟来填格子,好容易官方辟谣,还没喝口水消气,又有新闻甩脸上——原来这次不是非洲,换成印度,而且数字惊人:五年五万,再加百倍五十万“来来往往”。岛国公共情绪瞬间像火山口的瓦斯,一点就炸。

为什么非得印度?背后的事其实不复杂:日本缺人缺到尴尬,少子加老龄把劳动力反复挤压,2030年官方给出的缺口是600万,其中工程师、码农、护士要占79万。另一边印度每年咔咔咔出炉几十万名理工应届生,硅谷FO级别的大佬大半姓辛格或者帕特尔——把一张地图铺开,两国条线像拼图卡扣对准了槽。于是东京承诺10年内给新德里砸10万亿日元,换一条高铁、氢能、芯片、AI的传送带,顺带给日本“递输血袋”。

算盘听起来贼响,可音浪刚传到民间就被差评打爆。三句话能总结网友心态:语言关太麻烦,挣钱还低一截,饭都吃不到一块。

先看语言。印度做IT的,英语是他们的默认环境,打开笔记本直接两行log全名起得巨长但母语能搞定。到了日本就得过N2甚至N1,入职还要会敬语那一套,学出来就钝刀子割肉,他们不一定愿意。

再看工资。日本码农薪水包出来对新人确实不算低,可是日元对美元汇率这些年直线下跳,换算完以后拿到手还不如在新加坡做三个月实习生。推特上一个东京招聘广告说全栈25万日元一个月,底下印度哥们立刻回帖:我同学在渥太华一年7万5千刀,兄弟你这价就别打扰了。

最后还有生活习惯。最细的一条吐槽是咖喱味儿飘进电梯,大妈们集体皱眉。有人上传下班高峰池袋站拍到的视频:印度同事甩着多萨斯饼当场开饭,旁边的西装男脸色瞬间就崩。不是谁对谁错,就是不一样的东西天天撞,撞久了就磨出刺。

这三座小山坡到底是谁先看见?当然是已经在日本的53000印度人了。数据翻过来:其中只有一千出头是拿着学生签的书包党,有九成都是企业和机构通关系挂的长期工签,性价比一目了然。日本网友现在最怕的不是5万,而是53000后面再冒出一个零。

老家的账簿也没法让民众放心。2024年上半年出生34万,死亡却冲到83万,半年就净减49万口子,换谁都头皮发麻。另一边,工业机器人安了再多台,也扛不住整个护理业找不到年轻人背老人翻身。于是日本政府只能一面高喊日本是“非移民国家”,一面把外国蓝领、白领、金领全都往屋里拉,姿势别扭得快要折胳膊。

其实真要说起来,十年前就已经在温水煮青蛙了:去年统计显示外国人总数首次冲破376万,3%的占比破了纪录。明眼人都看得出,如果曲线不拐弯,到2060年五个人里就有一个护照上写着别国名字。只是大家之前都在装睡,现在政府突然摇醒你说兄弟钥匙放门垫底下啦,换谁都直接炸毛。

群众最怕的还是治安画面。推特热门贴甩出几条过往案件:大阪曾经有印度留学生深夜追拍女生大腿被逮,新闻车载一则,浏览量立刻爆表。有人留言:“政府难道拿我们当实验田?”问句下面一串跟帖点赞。

官方本想来一剂安慰剂:AIT合作倡议、互派研究员、带薪实习、住东京奥运村改造的宿舍云云,可网友听完只抓住一句话——预算钱从哪儿来?于是话题拐向10万亿日元投资印度这条暗线。大家扒出最早安倍时代的高铁协议,发现这么多年项目进度拖烂尾,车体降价还得日本自己贴,算盘噼里啪啦网友更怒:“先赔合作,再赔人才,这亏本买卖干得爽吗?”

这时候官推又被好事网友扒出一张照片:首相跟莫迪一人拿一块半导体模型对着镜头比耶。评论瞬间歪楼:“电信卡槽成友谊象征啦?”再配上“波兰欧盟补贴争端”六个字随便甩进框,热搜蹭蹭上去。官方的小编显然也不敢开评论,只留下灰色浏览限制满地打滚的问号。

深夜两点,我手机弹窗推送内阁记者会摘要:官方回答很呆板,一句话就是“绝对没有移民,只是深化高端人才往来”。可现实数据泄露那边的语气总是慢半拍——年底语言学校申请机构统计,今年来自印度的新生意向提升近两成。网友翻白眼:“政府嘴硬,中介腿更快。”

更多人担心的还是生活细节。有网友拍到自家公寓楼下垃圾房贴出三种语言的分类提示,日语英语之外加上了印地语,贴纸胶水还没干。评论区里有人控诉咖喱盒扔错桶导致整袋垃圾被拒收。你看,问题从来不宏大,都是早上八点半倒垃圾的心情被卡死。

聊到饭桌,又有料。咖喱大国遇见和食,本来各吃各的相安无事,可公司食堂为了照顾多样性,把原来每周五固定的炸猪排换成南印蔬菜拼盘,炸物党当场热泪盈眶。老板出来解释“尊重文化”,可照片角度暴露盘里青椒多得离谱,网友继续开火:“尊重我不要肉?”

你以为医生护士能逃过吗?日本厚劳省内部文件刚刚流出:试点医院要引入海外医师支援慢病管理,第一批次限定牙科跟病理技师。消息未官宣,匿名论坛已经大开脑洞,怕的不是技术,是沟通失误。一个脚丫子跟一颗蛀牙的日语单词发音接近,遇上报号不清,明天就闹笑话。

对政府而言,他们真正想保的或许不是秩序,而是选票。民间情绪冲击越大,执政党越骑虎难下。日银最新消费信心指数罕见下滑两个点,社交媒体上骂得再多也拦不住下一份人事预约表,印度工程师HR已经发邮件约下周面试。

可世界也从来不是围着东京转圈。一通对比你会发现,印度真正的高手也在做选择。班加罗尔本地独角兽公司给应届算法天才开出20万卢比月薪,再加股票包,并不比日本差,国际远程工位更是不受坐牢般的在日职涯束缚。这么一算,日本政府口袋里挥舞的那根胡萝卜吸引力只够吸引到二梯队,顶尖选手可能看看就路过。

所以未来几年你看到的现象可能就是:计划书豪气写五万,结果签证处只发出去一万,培训班先把日语啃掉三成,转头跳去北美;剩下一半来了东京发现房价上天,又把目标移到福冈。数字来回折跑,最后留下几千名真正咬牙扎下根的印度人,官方却要把宣传稿写满成功故事,还要配樱花飞舞滤镜。

网友最后一层焦虑堆在社保。谁都知道养老金是年轻人的钱养老人,人口再减,支柱再砍,外国劳动者缴的就变成养老金账户止痛药。有人算了笔账:假设一个印度工程师拿工作签五年,公司代扣厚生年金,账户余额按公式退个人还是留日本?要是选择一次提走,等于日本税收白送一半。底下留言弹窗:“所以别怪我们抗拒,其实是怕未来领不到退休金。”

一锅乱粥煮到这步田地,政府也只好拿工匠精神安慰自己。内阁副大臣浑水摸鱼回了记者一句话:“波兰欧盟补贴争端都没挡住波兰人跑去北欧打工,我们这点风浪还算什么。”本来想用国际案例稀释焦虑,结果评论区立刻抓住漏洞:北欧工资高福利高,日本工资被汇率砸穿了啊!

写到这里手机电量只剩3%,我瞄一眼窗外,东京湾静静躺着,对面台场闪烁的广告牌在循环新款AI机器人的广告,画面里的二次元少女向路人招手。你很难想象,就在这条河两岸,一群技术员在互换简历,一群打字声在互骂,一群热搜在互换愤怒。

你说接下来会不会真的走着瞧,一边是国宝级居酒屋炸串老板招募印度系统架构师当兼职会计,一边是仙台牙科诊所摆咖喱自助。到时候五万指标够不够用?谁都答不准。

我就想知道:下一次政府要是再甩出一张十万亿日元的支票,你还会气得拍桌子,还是会默默想抢一张合作机票?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