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评价?”2025年9月3号那天,我正喝着茶看直播,听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这句话,差点没一口水喷屏幕上。
这反应,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要知道,过去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比如台海那边搞个演训,日本外务省的“高度关注”比谁都快。这次倒好,中国把鹰击、巨浪、东风系列这些压箱底的宝贝都拉到长安街上走了一圈,歼-20带着小弟们从天上飞过,他居然卡壳了。
那排在街上冷冰冰的铁疙瘩,不懂行的人看着可能就是一堆车,但懂行的心里都清楚,那每一个轮子碾过的,都是某些国家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心理优势。有军事评论员私下里算过一笔账,某些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能把美军航母的理论反应时间压缩到五分钟以内,这什么概念?就是等咖啡刚泡好,可能胜负已分了。
所以林芳正那句“没法评价”,我看不是不能评,是不知从何下嘴。酸两句吧,显得自己小气,还可能被自家大哥特朗普打脸,毕竟特朗普都在社交媒体上祝贺了,顺手还把日本当年侵略者的老底给揭了。硬着头皮夸吧,那更不可能,国内的右翼势力能把他给撕了。
于是,就有了那句经典的找补:“日本绝不重蹈战争覆辙”。
可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就在前不久,日本防卫省才刚刚敲定向美国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的订单,那东西的攻击半径超过1600公里,早就超出了和平宪法规定的“专守防卫”范畴。一边屯着进攻性武器,一边嘴里念叨着和平,这事儿办得,多少有点精神分裂。
说到底,还是生意。根据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调查,超过七成的会员企业明确表示反对与中国市场“脱钩”。2025年上半年,中日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5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日本企业的饭碗。丰田、索尼这些大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蛋糕越做越大,他们可不希望因为政客几句不着调的硬话,影响到自己的财报。
他们之前还想玩点小动作,通过“海外安全事项”炒作所谓的阅兵“风险”,暗示中国民间情绪不稳定。结果呢?我们这边理性得很,纪念历史是为了不忘过去,守护和平,没人上那个当。日本驻华大使馆那些小动作,反倒让自己像个跳梁小丑,尴尬收场。
其实日本心里最没底的,是美国那个保护伞,好像也开始漏雨了。特朗普那个“外国侵略者”的说法,CNN更是直白,说日本二战时“过于残暴”。这种来自“大哥”的背刺,比中国的导弹更让他们难受。既想抱紧美国大腿,又怕哪天被美国当成弃子卖了。
所以你看,日本现在的心态就是这么扭曲。历史的债没还清,现实的威胁又迫在眉睫,经济上还断不了奶,军事上又想搞小动作。所有这些矛盾拧在一起,就变成了林芳正面对记者时那副欲言又止、前言不搭后语的模样。
历史这个东西,你越想绕开它,它就越会成为你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那个供奉着甲级战犯的神社,每年都有政客去拜,这不就是在邻居的伤口上反复撒盐吗?连自己的过去都不敢直面,还谈什么未来?
实力这东西,有时候就是最好的翻译机,能把含糊不清的外交辞令,翻译成一句谁都听得懂的大实话:我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