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牌桌上的气氛可真是越来越紧张了。
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任何敢踏入乌克兰的外国军队,都将成为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
这话掷地有声,不带半点儿回旋余地,像是一块冰直接扔进了滚油里。
整个地缘政治圈子,瞬间就炸了锅。
这老哥的火气是从哪来的?
咱把镜头摇到欧洲那边。
就在几天前,一场线上会议开得那叫一个“团结”。
法国总统马克龙牵头,攒了个局,最后26个欧洲国家举手同意,说未来只要俄乌能停火,他们就派点“保障部队”过去。
你听听这词儿,“保障部队”,多讲究,多文明。
马克龙还特意画蛇添足地补了一句,说这帮人不去前线,就待在后头帮乌克兰练练兵,保证他们“规模和能力不受限”。
哎,这话说的,就跟保证“我只蹭蹭不进去”一样,谁信啊?
战场这地方,前线后方的界限比粉笔画的还模糊。
今天还在训练场,明天一颗导弹飞过来,这“保障”不就成了“陪葬”?
再说了,这支部队的规模、装备、指挥权,全都是个谜。
这哪是派兵,这分明就是往本来就快烧开的锅里,又添了一瓢热油。
在克里姆林宫眼里,这帮穿着不同军装的欧洲大兵,跟北约的先头部队有啥区别?
不过是把NATO的牌子暂时揣兜里罢了。
最有意思的是,欧洲这帮人一边喊着口号,一边还心虚地拿眼瞟着大洋彼岸。
马克龙特意透露,已经跟特朗普通过气了,美国那边过几天就给准话。
这下全明白了。
欧洲这26国,压根就不是铁板一块,全都是在等美国这个“带头大哥”的态度。
大哥要是亲自下场,小弟们肯定嗷嗷叫着往前冲;大哥要是在旁边看热闹,那这所谓的“26国联军”的承诺,估计立马就得打个对折,再抹个零头。
所以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
就在欧洲大佬们还在那开会扯皮、盘算着自家得失的时候,普京真正的底气,已经悄悄地上了膛。
画面切一下,普京在中国会见了金正恩。
这俩人的握手,可比欧洲那26份联合声明加起来分量都重。
金正恩那话说得相当实在,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只要俄罗斯用得上,我们一定帮,这是兄弟的职责。”
“兄弟的职责”,听听,这才是狠话。
朝鲜能给什么?
或许不是什么高精尖的玩意儿,但它能给的是现在俄军最缺的——堆积如山的炮弹,以及一个“我陪你玩到底”的死硬态度。
这就好比俩人街头约架,你这边叫了二十多个朋友,结果个个都在旁边喊加油,还盘算着打完了去哪吃饭;人家那边就来了一个兄弟,二话不说,直接从怀里掏出了板砖。
你说,谁心里更有底?
这事儿发展到今天,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咱们早就说过,俄乌这摊子事,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
这是一个大国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反击,背后是几十年的恩怨情仇、利益纠葛。
当初特朗普还想着搞个美俄峰会,喝喝茶就把事儿给平了,简直是天真得可爱。
这种盘根错节的死结,想靠一两个人、一两次会面就解开,那不是解决问题,那是讲神话故事。
现在,咱们是五常里唯一没下场的。
我们不站队,也不拱火,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态度。
我们看得比谁都清楚,这棋盘上的棋子越下越多,棋手们也越来越上头。
只是他们忘了,这棋盘之外,还有个活生生的世界。
而这个世界,可经不起他们这么豪赌了。
这盘棋,终归是要有人来收拾残局的,但看这架势,恐怕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