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军队明明装备了整套中国制造的先进防空武器系统,却在泰国F-16越境轰炸时毫无还手之力——这场景听起来魔幻,却是2025年7月24日发生在柬泰边境的真实战况。
当天泰国空军4架F-16长驱直入,精准炸毁柬埔寨第8、第9步兵师指挥部,而柬方号称整合了人工智能的TH-S311“智控猎手”防空指挥系统全程哑火,配套的LY-80、凯山-1C和红旗-17AE三型中械防空导弹连一架敌机都没打下来。
这场“先进武器挨打秀”暴露的根本不是中式装备的性能缺陷,而是柬埔寨把好牌打烂的战略失误:光靠几套导弹撑不起现代防空网,更挡不住有备而来的泰国空军。
先看看柬埔寨手里的“中械王牌”。
TH-S311“智控猎手”系统确实不是花架子,它把雷达、红外、光学探测捆在一起,还能用AI辅助指挥决策,理论上能把LY-80(射程40公里)、凯山-1C(射程70公里)、红旗-17AE(近程防御)三款导弹拧成一股绳,构建覆盖远中近的空防体系。
这套配置放在中小国家里绝对算豪华套餐,隔壁老挝看了都得眼红。
可实战一开场就露了馅——泰国F-16飞来时,导弹阵地的雷达屏估计比柬军指挥部的脸色还干净。
问题首先出在“量”上:柬军总共就12辆凯山-1C发射车加12辆LY-80发射车,按70公里最大拦截斜距算,撑死覆盖840公里边境线中的几个点。
泰国空军但凡带张地图,绕开这些“钉子户”简直易如反掌。
更讽刺的是,泰国自家防空部队也装备同款凯山-1C,F-16飞行员早就在演习里把这套系统的盲区和反应时间摸透,打起真仗来跟开卷考试似的。
柬军真正的死穴其实是空中力量真空。
翻遍柬埔寨空军家底,能升空的只有6架FTC-2000G战斗教练机——这玩意本质是教练机改的“兼职战斗机”,雷达探测距离不到100公里,导弹挂载量还赶不上泰国F-16的零头。
泰国空军直接玩起“六对六”的心理战:你每派一架FTC-2000G升空,我就派一架F-16盯着,AIM-120C导弹随时准备点名。
柬军飞行员最后连起飞都不敢,毕竟教练机打四代机纯属自杀。
没有战斗机前出侦察和拦截,地面防空雷达成了“近视眼”,等发现F-16时导弹早落头上了。
这种仗打得比挨揍还憋屈:全套中式防空导弹杵在那儿,却连开火机会都捞不着。
更深层的是作战体系撕裂。
柬军以为买几套先进导弹就能顶一支空军,结果TH-S311系统再智能也变不出预警机来。
边境线800公里纵深,靠地面雷达根本看不远,泰国F-16贴着云层飞就能轻松躲开探测。
反观泰军,预警机在天上盯着,电子战吊舱开机干扰,F-16打完导弹就跑,整套打击链条行云流水。
更扎心的是,柬军连基本的雷达组网都凑不齐,各部队之间信息传递靠吼都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LY-80导弹性能再好也是“拳头打空气”——敌机位置都抓不准,谈何拦截?现代空防早不是点对点拆招,而是体系对体系的碾压,柬埔寨却还停留在“买装备当柱子”的原始思维。
吃了大亏的柬埔寨果然火速向中国求援。
歼-10CE、JF-17“枭龙”战机、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全写进采购清单,甚至传出“拿港口换飞机”的风声。
但中国卖不卖还真得掂量三回:一怕刺激泰国(两国经贸关系紧密),二怕柬埔寨接不住(先进战机要配套训练和保障,柬军连教练机都玩不转),三怕美国借题发挥(F-16轰炸背后难保没美方默许)。
最可能的剧本是中国走“低调支援”路线——先给点无人机和雷达救急,再通过巴基斯坦转手JF-17战机,既帮小兄弟止血,又避免亲自撸袖子下场。
毕竟中南半岛乱成一锅粥对中国没好处,但让柬埔寨继续裸奔挨炸也不行。
这场“中械武器吃瘪记”给所有迷信装备万能的国家上了一课。
柬埔寨的教训在于把防空简化成“导弹布置游戏”,却忽视战斗机、预警体系、数据链的同步建设。
中国武器在也门、沙特等地都有过硬战绩,但到了柬军手里就成了“金钟罩缺了腿”——不是盾牌不结实,而是持盾的人连马步都扎不稳。
未来柬埔寨若真想翻身,光急着买新战机治标不治本,老老实实建体系、练精兵才是正道。
否则下次泰国F-16再来“串门”,怕是要带着更先进的“鹰狮”战机一起拆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