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他武艺能吊打许褚,生平斩杀九十多位战将,七十岁还灭一家五将

发布日期:2025-10-10 13:13 点击次数:1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陈朔编辑|陈朔

《——【・前言・】——》

提起三国猛将,多数人张口就夸关羽斩颜良、张飞喝断当阳桥,连吕布的“三英战吕布”都常被拎出来说。可翻遍《三国志》注引和《三国演义》的细节,有位猛将的战绩被严重低估——赵云。别觉得他只是“救阿斗的护卫”,真把他的战绩拆开来算,不管是斩将数量还是老当益壮的狠劲,整个三国能比的没几个。

一、斩将九十,不是演义吹出来的虚数

赵云的狠,先从斩将数量说起。《三国演义》里明确记着,他自跟着公孙瓒出道,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后斩过的战将足有九十余位。这数字不是瞎编,单长坂坡一战就占了一半多。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五千虎豹骑追得刘备丢盔弃甲,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赵云倒好,转身就往曹军阵里冲,怀里还抱着襁褓里的刘禅。按原文写,他“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枪刺剑砍下来,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当场毙命。要知道,虎豹骑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能在里面当将领的,没一个是软柿子,可在赵云枪下,连三个回合都撑不住的大有人在。

除了长坂坡,赵云的斩将纪录全是硬仗堆出来的。刘备取桂阳时,他斩了敢来叫阵的陈应;进益州时,刘晙、马汉刚领兵拦路,就被他一枪一个挑落马下;汉中之战里,慕容烈、焦炳想偷袭蜀军粮道,也成了他的枪下亡魂。连后来投奔刘备的马超,见了赵云这身手,都暗自忌惮——毕竟马超自己一辈子才斩过五员战将,跟赵云比差了整整十八倍。

二、七十岁灭韩德满门,老将就该这么横

一般武将到了七十岁,要么在家养老,要么只能在军营里当个参谋,可赵云偏不。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都七十岁了,还主动请缨领偏军,要去凤鸣山牵制曹魏主力。

对面的西凉大将韩德,带着八万西羌兵马,还有四个儿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琪,个个都用得一手好兵器,韩德自己更是使开山大斧的老手。见了赵云,韩家父子先放狠话,说“川中无将,竟派个老头来送死”。赵云一听就火了,挺枪跃马就冲了上去。

第一个上阵的韩瑛,连三回合都没撑到,被赵云一枪刺中咽喉;韩瑶挥刀上来救,没打几个回合就被赵云逼得手忙脚乱;韩琼见弟弟吃亏,举着方天戟就来夹攻,结果两人打一个,还是占不到便宜;最小的韩琪急了,提着长枪也加入战团,三个人围着赵云打。可赵云一点不慌,枪尖一挑先把韩琪挑下马,又躲过韩琼射来的箭,反手一箭射中韩琼面门。最后韩瑶被赵云生擒,韩德只能带着残兵逃跑。

没过几天,韩德不服气,跟着夏侯楙再来挑战,想为儿子报仇。结果还是一样,跟赵云打了不到三个回合,就被一枪刺死。一家五员战将,全栽在七十岁的赵云手里,这战绩在整个三国,找不出第二个人。

三、两次救主,不是“护卫”那么简单

很多人说赵云只是刘备的“保镖”,可他两次救刘禅,救的不只是一个皇子,更是蜀汉的未来。

第一次长坂坡救主,前面已经说过,可很少有人注意细节:赵云当时不光要打曹军,还要护着刘禅,中途还救了甘夫人,最后把刘禅裹在怀里,杀出重围时,刘禅居然还在睡觉,连点惊吓都没受。这要是换了别人,别说护着孩子,自己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

第二次更险。刘备入蜀后,孙权想把孙夫人接回江东,还偷偷让孙夫人把刘禅也带走——说白了就是想拿刘禅当人质,要挟刘备还荆州。赵云当时正在江州,听说消息后,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整齐,就带着几十名骑兵沿江追赶。追上东吴的船后,他直接跳上渔船,凭着一杆枪拨开射来的箭,硬是冲上大船,从孙夫人手里把刘禅抢了回来。

要知道,当时东吴的船已经开了,周围全是东吴的士兵,赵云就凭着几十个人,硬生生把刘禅抢回来,这要是没点胆子和本事,根本做不到。后来刘备听说这事,直说“子龙一身是胆”,这话真不是客套。

四、刘备不封他四方将军,是信任不是轻视

有人觉得赵云不受重用,因为刘备当汉中王后,封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当四方将军,却只给赵云封了个“翊军将军”,是个杂号将军。可其实,这恰恰是刘备对赵云的信任。

赵云性格耿直,不喜欢拉帮结派,而且心思细,做事稳。刘备让他管禁军,负责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这可是最核心的差事——皇帝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他了,能说不受重用吗?而且赵云不光会打仗,还懂政治。刘备当初打下成都后,想把城里的房子和土地分给诸将,赵云直接站出来反对,说“现在天下还没平定,应该把土地还给百姓,让他们安心种地,这样才能得民心”。刘备听了,当场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后来关羽被杀,刘备要伐吴,赵云又劝他“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应该先灭魏再伐吴”。虽然刘备没听,但这事能看出,赵云不是只会打仗的武夫,他有大局观,敢说真话。这种人,刘备怎么可能不重用?只是没把他放在前线当大将,而是放在更关键的位置上罢了。

五、一生无败绩,常胜将军不是吹的

整个三国,能称得上“常胜将军”的,只有赵云一个。他这辈子,除了在天水城跟姜维打了个平手,就没输过一场仗。

关羽虽然猛,可后来被吕蒙偷袭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杀;张飞脾气暴躁,被手下人暗害,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马超投奔刘备后,基本没怎么打仗,最后郁郁而终;黄忠虽然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可后来伐吴时中了箭,没多久就去世了。只有赵云,从出道到去世,打了一辈子仗,没吃过一次败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领的是偏军,面对的是曹魏的主力部队。后来马谡失了街亭,蜀军全线撤退,只有赵云这一路,不但没丢一兵一卒,还把粮草和军械都完整地带了回来。诸葛亮想赏他,他还说“现在军队打了败仗,我怎么能独自受赏”,坚决不肯要。

这种又能打、又稳重、还不贪功的将领,在三国里真是少见。所以诸葛亮后来听说赵云去世,当场就哭了,说“子龙没了,我少了一只胳膊啊”——这话里的惋惜,不是装出来的。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及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19年版。

《三国演义》(毛宗岗评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重印本。

《三国武将排名与战绩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

《赵云生平事迹编年》,《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

《三国时期禁军制度与赵云的角色定位》,《史学月刊》2023年第1期。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