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餐厅9》在摩洛哥丹吉尔开张,演员丁禹兮凭借一场“双语文化输出”直接火出圈。
站在餐厅天台上,他中英文无缝切换,向当地民众激情开麦——不仅用“中国速度”(2-3天搞定餐厅搭建)秀了把团队协作精神,还现场教学中文词汇“中餐厅”,带着摩洛哥路人集体跟读。这波操作被央视网文娱盖章认证为“千军万马气势”。
丁禹兮这趟出海,堪称“移动的中国文化展”。他提前备齐了功夫茶具、中式甜品模具、甚至还有国内家庭常用的丝瓜瓤洗碗布——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在他手里全成了讲故事的道具。
开业时舞龙装备、锣鼓和中国结一上阵,直接拉满东方氛围感。更绝的是,他特意准备了一批熊猫徽章和中国风贴纸,用“国宝外交”拉近距离。有观众调侃:“这准备充分得像是来搞文化贸易博览会的。”
推荐菜品时,丁禹兮绝不止步于“好吃”。他把宫保鸡丁、烤鸭等经典菜背后的历史渊源掰开揉碎讲给摩洛哥食客,硬是把点餐环节升级成“中国饮食文化小课堂”。
当地家庭尝过后感慨:“原来中国菜不止有炒饭和春卷!”更戳中网友的是,他全程践行“光盘行动”,用珍惜食物的态度传递中式节俭哲学——这种不刻意说教却处处见文化的表达,被赞“高级感拉满”。
对比某些明星在海外综艺里“躺平”的表现,丁禹兮的主动性和文化储备显得格外突出。网友翻出他早年采访,发现这家伙早就“有预谋”:不仅常聊传统文化话题,连上综艺都带着《孙子兵法》当读物。如今看来,这些积累全用在了刀刃上。
说到底,文化输出从来不是喊口号。丁禹兮这波操作证明:真诚的态度+生活化的表达,比一百次“申遗口水战”都管用。
下次再有人说“中国明星不会对外传播文化”,直接把这段视频甩过去——毕竟,谁能拒绝一个教你用丝瓜瓤洗碗还会舞龙的“中餐厅店长”呢?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