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英国德比郡的清晨,风平浪静,周围没什么动静。
工厂里,机器停工了,只有静悄悄的空气。
大家都在等什么呢?
一个震撼的消息在空气中炸开罗尔斯-罗伊斯宣布裁员9000人。
你敢想象吗?
一家公司,居然把这么多老员工一脚踢出门,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你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裁员,错了。
事实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这场裁员背后,藏着一桩交易一场为了技术和未来的赌注。
中国商飞带着200亿人民币的合作计划来了,他们想要的是罗尔斯-罗伊斯的Trent XWB发动机技术。
而且,中国不仅不打算全盘买单,还把共享技术的条件摆在了桌面上。
这对罗尔斯-罗伊斯来说,简直比让它丢掉一只手还难受。
当中国商飞的技术团队敲门,带着30亿现金的好意,罗尔斯-罗伊斯高层坐不住了。
要不要卖这项技术?
30亿现金的诱惑足够让任何公司动心,但技术的价值远不止这些。
如果一旦泄露,那可不是几个发动机技术的了这关系到全球军用航空技术的天平。
一场投资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可能就在这一刻崩塌。
所以,罗尔斯-罗伊斯对中国商飞的合作提案,毅然选择了拒绝。
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
从短期来看,拒绝了中国商飞的技术交换,似乎能让公司在眼前的竞赛中继续占据优势毕竟,中国的技术追赶,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然而,代价是巨大的9000名员工在瞬间丢掉了饭碗,曾经的技术帝国一夜之间陷入了财务危机,裁员、关闭工厂,甚至卖掉了价值8亿英镑的库存零件。
这些零件原本是用于制造60台发动机的,但现在,它们被甩卖给了二手市场的商人,甚至连员工都变成了交易的一部分。
你说这一切都结束了吗?
其实未必。
虽然拒绝了中国的技术合作,罗尔斯-罗伊斯似乎守住了技术的底线,可是,它也错失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中国商飞接过这个空缺,迅速启动了CJ-2000项目。
2023年测试时,涡轮前温度比Trent XWB高50度,这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竞争对手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中国商飞的迅猛发展,让人不禁感叹:技术共享,难道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同时,罗尔斯-罗伊斯似乎也意识到了的严重性它开始在中东市场寻找新的机会。
那些曾经错过的技术合作,竟然被中东国家用上了,甚至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加坡维修基地的关闭,带来了中东订单的狂潮。
你知道吗?
那些由石油美元支撑的军用发动机订单,居然比民航的利润还要高得多。
可是,你有想过,曾经站在英国这座岛屿上的这些技术人员,他们如何看待这一切吗?
那些老员工,曾经是公司技术的支柱,如今却因为技术决策的失误,被迫从温暖的岗位走到街头。
也许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在那一刻失去的,不仅仅是那份工作,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你能想象吗?
那些曾经为罗尔斯-罗伊斯倾尽全力的工程师,现在为中国商飞投去了简历。
带着他们在Trent 7000上积累的经验,他们能够把油耗降低3%。
而中国商飞也没给他们吃亏的机会,提供了比英国更为优厚的待遇是的,你没有听错,安家费和孩子的国际学校学费,都是双倍于英国的标准。
你也许会觉得这只是商业世界的常态:一个拒绝,一个进攻,最后形成两家对立的局面。
可是,罗尔斯-罗伊斯真的做了对的选择吗?
它保住了技术,但失去了一个曾经垂手可得的合作机会。
反观中国商飞,尽管走了一条艰难的路,却终究证明了它的潜力与决心。
对于罗尔斯-罗伊斯来说,这场交易的失败,最终换来的可能只是更多的失落。
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
你以为拒绝合作就能保住一切,但你错了。
技术,不仅仅是价值的象征,它还是竞争的基石。
你不接纳别人,别人可能会找到比你更聪明的路。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