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劝降信”惹众怒!伊朗改革派呼吁对美谈判,强硬派怒斥叛国

发布日期:2025-08-06 02:12 点击次数:63

伊朗改革派政党“改革派阵线”的公开信刚在媒体上发布,立刻像一颗炸弹投入了德黑兰的政治深潭。 信中白纸黑字地敦促总统佩泽希齐扬:立刻与美国重启谈判,否则伊朗将面临“新战争”或“长期孤立”。 这封被强硬派痛骂为“劝降信”的文件,一夜之间点燃了伊朗政坛的怒火。 强硬派媒体《世界报》火力全开,社论标题几乎要跳出纸面:“这是CIA的波斯语翻译版吗?你们是不是要我们交出核计划、释放所有间谍? 这不是投降是什么? ”

改革派为何甘冒“叛国”骂名?

公开信中写满了紧迫的警告:与以色列的停火“脆弱得像层薄冰”,而10月伊核协议到期后,联合国制裁将如铁幕般重新落下。 改革派疾呼,伊朗需要的是“全面发展战略”,而非“全面对抗战略”——解除制裁的唯一出路,就是和美国、欧洲谈判,拿到安全承诺和经济解药。 他们甚至直接向同属改革派阵营的总统佩泽希齐扬开火,指责他对强硬派“妥协忍让”,要求他“放开手脚”,别再搞“零敲碎打的改革”。 信中那句“要么战争摧毁国家,要么永远被孤立”的警告,几乎是把国家存亡的赌注押在了谈判桌上。

强硬派暴怒:每一句都踩中红线

《世界报》的社论如同一把淬火的刀,字字见血:“他们嘴上说谈判,心里想的却是投降! 敢不敢承认你们要伊朗放弃核能力? 敢不敢说要把导弹交给美国人? ”革命卫队背景的议员们更直接将改革派定性为“内贼”,痛斥其言论与摩萨德的情报指令无异。 这场骂战迅速蔓延至街头巷尾——在以色列6月空袭炸毁纳坦兹核设施后,民众对强硬派“以牙还牙”的呼声正达顶峰。 此刻改革派的“劝降”,无异于在民族情绪的火药桶上泼油。

总统的困局:夹在领袖意志与改革理想之间

佩泽希齐扬的处境堪称绝望。 尽管他出身改革派,今年3月对沙特媒体坦言“我本人支持对话”,但紧接着那句“可最高领袖反对,所以不谈了”瞬间暴露了他的无力。 86岁的哈梅内伊早已划下铁律:伊朗可以承诺不造核武器,但民用核能力一寸不让——而美国的要求恰恰是“完全停止铀浓缩”。 总统手中几乎没有筹码:议会由强硬派把持,革命卫队更掌控国家60%经济命脉,连国防军都与其分庭抗礼。 他今年多次重复的“我将遵循最高领袖指示”,既是忠诚表态,更是求生盾牌。

美伊僵局:一个要掀桌,一个绝不退

谈判桌早已布满裂痕。 以色列6月13日的空袭直接炸停了进行中的第五轮美伊谈判,即便停火持续一月有余,对话仍冻结如初。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更如坚冰:B-2轰炸机刚炸完核设施,白宫就冷冰冰抛出老条件——“彻底弃核,否则免谈”。 而伊朗的底线早在2025年3月就已写明:当时哈梅内伊收到特朗普亲笔信,内容被伊方斥为“最后通牒”(两月内不签约就动武),但最高领袖的回应是直接公开揭穿“谈判骗局”,断言美国“只想加码制裁”。 双方一个举着大棒要彻底胜利,一个攥着底线绝不屈服,僵局已成死结。

经济窒息与民意的撕裂

制裁的绞索正越收越紧。 通胀率飙破40%,货币里亚尔单日暴跌30%,青年失业率高达28%——这些数字背后是药店缺药、超市限购的日常。 改革派的主张本有现实根基:谈判解制裁是“最快见效的解药”。 但民众的情绪却因战争威胁彻底分裂:一边是抢购囤货的市民渴望喘息,另一边是街头青年高喊“复仇”支持强硬派。 总统府被夹在中间,经济解困与国家安全成了无法兼顾的单选题。

这场由一封信引爆的风暴,把伊朗的裂痕撕开给世界看:当改革派押注“谈判求生”、强硬派死守“抵抗到底”,而总统在哈梅内伊的阴影下寸步难行时,这个国家的十字路口,正矗立在战争与和平的悬崖边缘。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