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基斯坦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表现日益活跃,其与中国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JF-17)正成为该国对外军售的拳头产品。据2014年报道,巴基斯坦曾向沙特阿拉伯强力推荐枭龙战机,并提供包括技术转让和共同生产在内的完整合作方案。虽然这一合作最终未能达成,但巴基斯坦在国际军火市场的雄心和实力已经开始显现。
中巴合作的重要成果
枭龙战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同投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制,巴基斯坦空军参与开发的第三代全天候、单发、先进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这款战机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巴两国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枭龙战机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亚声速机动作战能力,具有长航程、优良短距起降、优异外挂武器装载和空中加油能力,装备先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可以使用超视距空对空导弹、近距空对空导弹或携带空对面导弹、反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以及常规炸弹执行制空作战和对地打击双重作战及对海面的攻击任务。
经过多年发展,枭龙战机已经发展到Block III版本,技术水平大幅提升。JF-17 Block III配备了KLJ-7A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提高了目标探测和跟踪的精度,同时降低了自身雷达特征并增强了隐身特性。该型战机还装备了集成电子战(EW)、自保护套件和头盔显示瞄准(HMD/S)系统。
国际市场表现亮眼
巴基斯坦对枭龙战机的国际推广可谓不遗余力。据2013年报道,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企业主席空军中将索海尔·古尔·汗表示,他们已经收到来自中东、非洲甚至远至南美洲许多国家对JF-17雷电战机的询问和兴趣表达。
在与沙特的接触中,巴基斯坦展现出极大的诚意。2014年,当沙特副防务大臣萨勒曼·本·苏丹王子访问巴基斯坦时,巴基斯坦向沙特提供了包括技术转让和共同生产在内的JF-17战机合作方案。这种全面的技术合作模式,体现了巴基斯坦在军工领域的自信和开放态度。
最近,巴基斯坦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2025年6月6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与阿塞拜疆签署了一份价值46亿美元的防务协议,向阿塞拜疆销售40架JF-17雷电战机,并伴随20亿美元的投资包。这一破纪录的交易不仅标志着巴基斯坦历史上最大的防务出口,也表明两国之间的重大战略调整。
技术优势备受认可
枭龙战机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最近,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 Block III战机参加了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胜利之矛2025"多国联合军演,与来自沙特、巴林、法国、希腊、卡塔尔、阿联酋、英国和美国的空军部队同场竞技。
在此次演习中,JF-17 Block III与阵风、F-15鹰式和欧洲台风战机等先进战机一同训练,展示了其卓越的作战性能,并因其技术优势和作战潜力获得了认可。这种多国联合演习为各国空军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宝贵机会。
巴基斯坦空军的参与不仅增强了其作战准备,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和防务关系。参与联合演习有助于分享最佳实践、制定联合作战理论和培养盟军空军之间的相互信任。
战略意义深远
枭龙战机项目的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巴两国深厚的军事合作关系,更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在先进军工技术领域的突破能力。对于巴基斯坦而言,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防务装备项目,更是其军工产业发展和对外军售的重要支撑。
目前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枭龙战机总数量已达150架,比F-16的60多架多得多,可见巴基斯坦对这款战机的重视。这种大规模装备不仅满足了巴基斯坦自身的防务需求,也为其后续的国际推广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
虽然与沙特的合作未能最终达成(据报道,到2023年,沙特的兴趣似乎已经转向,现在沙特有意加入英国-意大利-日本的全球战斗机项目),但巴基斯坦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努力已经开始结出果实。
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军火市场对性价比高的中型战机需求不断增长,枭龙战机凭借其良好的性能表现和相对较低的采购和维护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对于那些军费预算有限但又需要现代化空军装备的中小国家来说,枭龙战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阿塞拜疆采购JF-17雷电战机的决定是其在2020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中汲取作战经验后,全面现代化空军努力的一部分。这表明,现代冲突的实战经验正在推动各国对先进多用途战机的需求。
中巴合作的枭龙项目,不仅是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的典范,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军工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枭龙战机有望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巴两国军工合作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从巴基斯坦向沙特推荐枭龙战机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新兴军工国家正在积极参与全球军火贸易,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军火市场格局。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军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为维护地区平衡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