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两个任期内,始终一直试图推动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不遗余力撮合以色列和沙特相向而行,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早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
然而,奇怪的是,尽管特朗普苦口婆心,可沙特始终未按特朗普的套路出牌,不但没有迎合以色列,反而有可能站队巴伊,寻求与伊朗和解,这究竟是何原因?
众所周知,沙特与伊朗的关系长期不睦,根源涉及宗教、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
从宗教方面看,沙特主要信奉逊尼派,而伊朗以什叶派为主,长期以来,双方在宗教领导权和教义解释上存在根本分歧。
从历史恩怨方面看,伊朗和沙特两国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对抗,也就是说,伊朗视沙特为“窃取圣地”的“暴发户”,沙特则认为伊朗是“没有历史的叛徒”,两国因为1987年麦加朝觐冲突导致275名伊朗人死亡,此后便渐行渐远,直至断交。
从地缘政治竞争方面看,双方均试图主导中东影响力,沙特支持也门胡塞武装,伊朗则支持其反对势力,因为2016年沙特处决伊朗背景神职人员后,两国断交7年,直至2023年恢复外交关系。
也许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才使沙特和伊朗若即若离,渐行渐远,慢慢变得陌生,尽管两国于2023年恢复外交关系,可实际上两国远未达到关系真正融洽和密切的地步。
然而,也正是有这样一个“缝隙”可钻,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1.0版”和“2.0版”的总统任期,才不遗余力撮合沙特与以色列携手共进,试图推动以色列和沙特关系正常化。
因此,就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作为以色列最亲密的盟友,特朗普就主导阿联酋和巴林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
然而,对特朗普来说,这仅仅是个小目标,与他心中的宏愿相比,这还远远不够。
因此,一直以来,特朗普还有一个最大愿望,就是说服中东地区大国沙特,推动其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对此,有消息显示,就在今年5月,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在访问沙特时,再次就沙特与以色列的和解劝说沙特。
特朗普此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认为,在以色列和伊朗12天的交战停火后,这是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就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近日也声称,以色列寻求推进与沙特关系正常化。
有外国媒体指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似乎已被美国和以色列视为“重塑中东”的新议程。
报道称,沙特曾考虑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以换取美国的防御条约。
然而,让美国始料未及的是,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和以伊战争发生后,沙特的态度却急转直下,逐渐产生变化,使特朗普描绘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蓝图受到了撞击,一时化为泡影。
7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因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狂轰滥炸和滥杀无辜,以及以色列对伊朗毫无顾忌的欺负与袭击,沙特对以色列的行为已经感到愤怒和担忧。
正因为如此,有消息显示,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都有可能“转向”,将寻求与伊朗保持和解,尤其是沙特,有可能转而加速与历史宿敌伊朗的和解进程。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今年6月对伊朗发动的大规模空袭,更是让沙特提高了警惕,将以色列视作一个“更加军国主义、破坏稳定的力量”,这降低了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
最让人吃惊的是,有媒体报道称,沙特年轻一代对以色列的不满与日俱增,他们并不支持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担心沙特卷入更大范围的地区冲突,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现在保持定期通话,其他高层官员也会定期接触。
而早在当地时间6月29日,沙特国防大臣哈立德·本·萨勒曼还与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卜杜勒-拉希姆·穆萨维通电话,讨论维护安全与稳定。
有分析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沙特有可能已经认识到,以色列的袭击已经削弱了伊朗及其盟友黎巴嫩真主党的力量,降低了伊朗对沙特的威胁。
相反,现在的以色列反而成了整个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对此,有人认为,任何东西都是“物极必反”,也许正是以色列的目中无人和狂妄自大,才使特朗普精心描绘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蓝图功亏一篑。
才使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重新审视其与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从而选择站队伊朗,与伊朗重归于好,从而降低了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
因此,活生生的事实可以说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和伊朗的大动干戈,无异于引火烧身,直接导致了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国家站队巴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