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世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关税战后,美国大豆堆成山,中国一粒不要

发布日期:2025-09-19 03:04 点击次数:101

“中国一单没下,我们快撑不住了。 ”这是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的原话。

不是抱怨,不是预警,是求救。 美国大豆迎来丰收季,往年这时候中国采购团早该把港口订单堆成山了,今年一粒豆子没买。 不是小打小闹,是整个产业悬在刀尖上。

这事听着有点反常识。 中美打了这么多年贸易战,大豆早该找到替代买家了吧? 拉格兰没夸张,数据摆在那儿:中国曾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巅峰时期一年买走3000多万吨。 现在归零。 不是慢慢减少,是直接断流。 美国豆农不是在等市场回暖,是在等活命钱。

大豆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地里长出来的“工业原料”。 榨油、做饲料、搞蛋白粉,全靠它撑着。 美国中西部那些农场,动辄几千英亩,全机械化播种收割,成本压到最低,就指着大宗出口回血。 现在最大客户不接单,仓库堆到爆仓,价格一跌再跌,贷款还不上,拖拉机都快被银行拖走。

有人说了,特朗普不是商人吗?商人最懂止损啊,赶紧谈啊。 问题是,特朗普的“止损”是让别人亏,不是自己认栽。 他眼里没有豆农,只有选票和关税数字。豆农不过是棋盘上能被牺牲的卒子。 拉格兰急得跳脚,协会连发三封公开信,白宫连个回音都没有。 商人总统,算的是政治账,不是农民的生死账。

中国这边,动作比谁都快。 海关总署8月刚更新溯源系统,所有进口大豆必须带“出生证明”,产地、中转地、加工厂,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你以为换个马甲,从巴西转一手就能进来,查到就是重罚。不是不讲情面,是情面早被关税战砸碎了。你打你的关税,我守我的饭碗,谁也别装无辜。

替代方案早铺开了。 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甚至非洲的莫桑比克,都在谈。 不是临时抱佛脚,是早有预案。 2024年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已经占到总进口量的78%,价格还比美国便宜15%。 不是非你不可,是你自己把门焊死了。

美国豆农怎么办?拉格兰自己都支招了:别死磕中国市场,先把自家产业链做深。 大豆别光卖原料,榨油、做豆腐、搞植物肉,把附加值吃下来。 国内消费拉起来,总比看外国脸色强。问题是,转型要钱、要技术、要时间,现在他们缺的就是时间。银行催贷的电话,比收割机的轰鸣声还密集。

还有人提轮作。 听着像老生常谈,其实是救命稻草。一块地连年种大豆,肥力耗尽,病虫害暴增,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分三块地轮着种,让土地喘口气,产量稳了,成本反而降了。 可轮作要规划、要资金、要放弃短期收益,现在谁敢赌? 贷款利息一天天涨,明年种子钱还没着落。

留学生倒是个妙招。美国大学里中国留学生一大把,农业经济、食品工程专业的不少。 让他们查查资料,看看中国怎么搞大豆深加工,怎么控制成本,怎么打开内需市场。 知识不收费,抄作业不丢人。 问题是,豆农忙着应付账单,哪有心思搞“产学研”?

贸易战是谁挑起来的? 明摆着的事。 现在想和谈? 行啊,先把加征的关税撤了,把打压的科技企业放了,把扣着的留学生签证批了。 一步没走,就想让中国松口? 做梦。 国内老百姓也早想明白了:少吃两块肉,多喝碗玉米糊,天塌不下来。 超市里国产大豆油价格稳得很,豆腐也没涨价。 你断供,我断念,就这么简单。

美国豆农的苦,是真的苦。 现在谈同情太奢侈。 商场如战场,当初支持特朗普加关税的时候,就该想到有今天。 现在喊疼,晚了。 要么逼白宫低头,要么自己找出路,没有第三条路。 中国不会为你的政治错误买单,更不会为你的战略误判兜底。

一粒豆子,能榨出油,也能榨出真相。 这场仗打到现在,早不是谁买谁卖的问题,是谁先撑不住的问题。 豆农的拖拉机还在田里转,方向盘早就不在他们手里了。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